檀香山——神秘的超快速射電能量脈衝不斷照亮夜空,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最近發現的這種瞬態現象的一個例子已被追溯到其起源地——一個附近的螺旋星系——但這隻會讓天文學家們更加困惑。
問題在於一類稍縱即逝的天文事件,稱為快速射電暴(FRB)。在千分之幾秒內,這些爆發產生的能量幾乎相當於太陽在一個世紀內產生的能量。研究人員自2007年才開始瞭解快速射電暴,但他們仍然沒有關於其來源的令人信服的解釋。
“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可以產生快速射電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博士生肯齊·尼莫在週一(1月6日)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第235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的新聞釋出會上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2016年,科學家們得到了一些幫助,當時他們發現了一個重複其快速脈衝無線電調諧的隨機爆發的快速射電暴。之前的所有例子都是一次性事件。
尼莫說,重複的快速射電暴最終被追溯到一個恆星形成率高的矮星系,距離地球30億光年。她補充說,該星系包含一個持續的射電源,可能是一個星雲,這可以解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天文學家們還設法確定,三個非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來自遙遠的、恆星形成活動較少的巨大星系。尼莫說,這似乎提供了證據,表明重複和非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來自不同型別的環境。但是,這項新發現挑戰了這個簡單的說法。
FRB 180916.J0158+65,正如該天體所知,是由加拿大氫強度測繪實驗(CHIME)天文臺發現的重複快速射電暴,這是一個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奧卡納根瀑布附近的射電望遠鏡,尼莫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射電暴探測機器”。
歐洲的一個望遠鏡網路進行的後續觀測使研究團隊能夠生成快速射電暴位置的高解析度影像。這個位置被證明是一箇中等大小的螺旋星系,就像我們的銀河系一樣,而且出乎意料地近,只有5億光年遠,使其成為迄今為止已知最近的快速射電暴。研究結果於昨天(1月6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儘管精確定位了快速射電暴,但該團隊未能在該螺旋星系中探測到任何可以解釋神秘爆發的射電源。更糟糕的是,這個新的實體似乎不符合之前重複和非重複快速射電暴建立的模式。
“這與其他已定位的快速射電暴的宿主和區域性環境完全不同,”VLBI歐洲研究基礎設施聯合研究所的射電天文學家、《自然》雜誌論文的主要作者貝尼託·馬爾科特在新聞釋出會上說。
研究人員希望後續資料可能有助於他們瞭解這個快速射電暴正在告訴他們什麼。但在那之前,他們可能不得不繼續為這些令人費解的現象撓頭。
版權所有 2020 年 LIVESCIENCE.com,Future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