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嘗試新的糧食種植策略以確保糧食安全,應對氣候變化

在坦尚尼亞,更頻繁的乾旱和不斷變化的降雨模式迫使自給自足的農民做出適應

坦尚尼亞伊林加—農民只需在日益嚴重的旱季巡視他們乾涸的田地,就知道氣候變化正在發生。

27歲的農民索皮安·金約格說,由於“環境破壞”,現在的降雨比十年前減少了。他的姐姐說,由於“砍伐樹木”,降雨更加短暫。63歲的阿爾弗雷德·莫富加只是簡單地說:“我無法知道上帝的方式。”

即使坦尚尼亞政府為了對抗貧困和提高國家生活水平而投資於加強糧食生產,它仍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包括農民不願改變舊習的抵制,以及持續適應不斷變化且更難以預測的氣候的困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國到2025年成為中等收入經濟體的官方藍圖實際上取決於擴大其農業生產,特別是在坦尚尼亞相對肥沃的南部走廊,那裡更好的技術和方法有望成倍提高作物產量。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駐坦尚尼亞“未來糧食保障”專案(Feed the Future program)負責人湯姆·霍布古德說,其他國家已經憑藉農業發展的“乘數效應”躍升為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種效應使各國能夠同時應對飢餓和貧困。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坦尚尼亞政府都將農業視為國家未來的希望。目前,農業約佔該國GDP的三分之一,並僱用了大約四分之三的人口。改善氣候適應能力和營養將對減少貧困和確保坦尚尼亞的未來至關重要。

坦尚尼亞已經引入了一批非政府組織(NGO)來幫助支援整個供應鏈的農業發展。有進取心的公司承諾提供更好的種子、肥料和產出,也紛紛加入進來。政府也在支援大型農場的發展,他們表示,大型農場可以利用技術通過當地協議來幫助小農戶。(然而,促進大型農場的發展可能同時為它們與小型農場之間的緊張關係埋下伏筆。)坦尚尼亞農業、食品安全與合作社部長克里斯托弗·奇扎說:“過去我們認為政府可以為所有人做一切事情。”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只能為就業創造有利的環境,他說。

然而,政府發現,即使有外部援助,這項任務仍然令人生畏。擴大成功專案的規模,甚至收集證據來證明這種規模擴大是值得的,進展緩慢。此外,基本的基礎設施缺陷可能會阻礙進展;雨水經常使道路無法通行, 簡陋的倉儲設施使收穫的作物容易腐爛、遭受蟲害或發黴。

Cheetah Development公司的工作體現了坦尚尼亞新努力的希望和障礙。Cheetah的太陽能幹燥機專案,在其運營的第一年獲得了美國國際開發署30萬美元的資助,旨在減少每年收穫後糧食損失的數量。該公司銷售專門的架子,可用於乾燥食物,如西紅柿和洋蔥,這些食物如果不用架子乾燥就會腐爛。然後,它會回購乾燥後的貨物,並在其他地方出售,如桑給巴爾。

問題在於,儘管他們正在解決一個嚴重的問題——收穫後損失——但乾燥架企業可能會加劇另一個問題,即營養不良,因為乾燥會消耗食物的一些營養價值。如果選擇是乾燥食物還是沒有食物,這是一個合理的代價。但是,參與該專案的農民可以為乾燥後的貨物賣出更高的價格,因此一些小農戶表示,他們正試圖乾燥大部分或全部作物,並補充說他們也在家給孩子們喂乾燥食物。

儘管尚未有研究比較架子乾燥產品與新鮮產品的營養成分,但Cheetah的工作人員認識到營養流失正在發生。“我意識到營養會下降,但這是為了幫助儲存,”該專案負責人塔拉·梅農說。“我們的想法是同時吃新鮮農產品和乾燥農產品。”但是,當被問及時,農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兩種產品之間有任何營養差異,這種情況突顯了在帶來改變和溝通有時複雜的資訊方面持續存在的挑戰。這些農民包括西爾維斯特·穆貢巴,他擁有一家農場,並擔任太陽能幹燥機專案的特許經營商,幫助促進其在社群的銷售以賺取佣金。“[The] 營養是一樣的,”他說。“它們是相同的材料,但儲存方式不同。”

另一個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位於坦尚尼亞南部高地的專案正在教農民種植多樣化的作物,主要是因為混合食物可以改善營養。該專案正在幫助他們將更多種類和富含維生素的蔬菜納入飲食,而他們的飲食通常幾乎完全由烏加利(一種玉米為主的食物)和豆類組成。然而,對一位參與者家庭的訪問表明,她的廁所直接建在花園旁邊,有可能汙染作物。她說,花園剛種植時,廁所離得比較遠,但她把它移近了房子,因為她的家人害怕晚上去廁所時被蛇咬傷。她說,為了儘量避免生病,家人總是在吃之前把農產品煮熟。那裡的健康問題不是專案本身的問題,但它突顯了隨著國家朝著目標邁進,農民必須不斷進行的平衡。

顯然,政府在努力實現其農業目標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公司試圖在拼圖中佔據一小部分,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盡最大努力利用有限的資源,並意識到行為改變可能很困難。現在的問題是,這是否足夠,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引發的天氣變化威脅可能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一家試圖緩解向更具韌性的農業未來過渡的公司是One Acre Fund,這是一個在這裡工作第二年的非政府組織。該組織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個地點開展工作,試圖透過小額信貸貸款方案在一年內將小農場的產量翻一番,這些貸款方案涵蓋種子、肥料和所有產品的保險。為了增強抗旱能力,它正試圖說服農民購買比標準種子早兩到三個月成熟的玉米種子,並投資於高粱、小米和向日葵,而不是幾乎完全專注於需水量大的玉米。然而,許多種植者仍然猶豫不決,不願做出改變。據報道,成熟期較長的種子會長出更大的玉米棒,這使得它們比更耐旱的品種更具吸引力。讓農民從傳統玉米轉向多樣化種植也構成了挑戰。不僅僅是今年在伊林加農村地區加入One Acre Fund的3000名農民表現出不情願。奇扎說,在全國範圍內,農民“一直在種植玉米,而玉米需要大量降雨”。

One Acre Fund坦尚尼亞國家主任大衛·海爾登說,十年前,在伊林加,從九月到十一月斷斷續續地下雨,然後從十二月開始到四月持續一個漫長的雨季。現在,間歇性降雨幾乎消失了,留下了大約六個月的旱季。“變異性將成為我們專案的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我們的農民來說也是一個問題。”

迪娜·費恩·馬龍作為國際報道專案(IRP)的成員在坦尚尼亞報道了這篇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