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伽利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9月21日星期日,美國宇航局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將以壯觀的方式結束其14年的探索:撞擊木星。天文學家精心設計了這一結局,以避免意外撞擊木星的衛星歐羅巴,根據伽利略收集的資訊,歐羅巴被認為擁有地下海洋。自1989年10月從航天飛機發射以來,該探測器已圍繞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運行了34次,行程超過46億公里。伽利略號最初計劃僅圍繞木星執行兩年,但其任務延長了三次,併為科學家提供了獨特的木星系統視角。下面彙編了《大眾科學》過去關於伽利略取得的發現的一些文章。——編者


伽利略木星及其衛星探測任務 木星衛星“只是一堆瓦礫” 伽利略號重訪木星衛星 泥濘的蓋尼米德 伽利略號在蓋尼米德 蓋尼米德隱藏的海洋 木衛一強大的山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木衛一的硫磺雪

噴發的木衛一

歐羅巴:溼潤而狂野

新模型縮小了對歐羅巴冰殼厚度的估計

木星的雷霆

天啊!

以下內容可從《大眾科學》數字版購買。

伽利略任務”,作者:託倫斯·V·約翰遜(《大眾科學》,1995年12月)

歐羅巴隱藏的海洋”,作者:羅伯特·T·帕帕拉多、詹姆斯·W·海德和羅納德·格里利(《大眾科學》,1999年10月)

預測:乾燥多風”,作者:格倫·佐佩特(《大眾科學》,1996年6月)

太空艦隊的旗艦”(《大眾科學》特刊:太空探索的未來,1999年春季)

《大眾科學》特刊:太陽系新視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