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目前敘利亞的危機與4000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阿卡德帝國隕落之前的事件類似。
阿卡德帝國在公元前三千年興盛。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乾旱來襲,土地乾涸,人們從城市中心遷移。然後政府崩潰,強大的帝國開始在一系列被稱為“第三千年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危機”的災難中衰落。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危機的理解是基於對陶瓷文物和考古遺址規模變化的考古研究,以及我們對當時流行的耕作方式的瞭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考古學家埃勒裡·弗拉姆和他的同事使用了地球化學技術和岩石磁性分析來研究貿易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網路。
研究人員使用電子顯微鏡和化學分析來檢查先前從一個名為泰爾莫讚的遺址挖掘出的97件黑曜石工具,這些工具的年代從阿卡德帝國早期到其滅亡後的幾個世紀。該遺址位於敘利亞東北部托羅斯山脈的山麓,在古代被稱為烏爾凱什,在阿卡德帝國鼎盛時期人口稠密。
公元前2200年之前的工具是由最初在安納托利亞東部六個遺址開採的黑曜石岩石製成的。這種多樣性表明,烏爾凱什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擁有複雜的、長途的貿易網路,將其與愛琴海和幼發拉底河中游的文明聯絡起來。
然而,公元前2200年之後的工具僅來自兩個當地來源,這表明第三千年晚期的崩潰破壞了這些貿易聯絡。
弗拉姆說:“烏爾凱什可能專門從事經濟活動,以滿足對某些商品(例如附近山脈的金屬)的需求。” “隨著氣候變化和帝國的終結,居民可能不得不將他們的經濟重心轉移到當地的生產和消費上,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從事專業的長途貿易。”
今天的敘利亞局勢可以與之進行一些比較。“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阿卡德帝國是被軍國主義推翻的,暴力結束了它在該地區的中心經濟作用,經過近兩年的戰鬥,敘利亞政府崩潰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弗拉姆補充道。
此外,正如阿卡德帝國時期的農民一樣,敘利亞東北部當代的農業嚴重依賴降雨,而氣候變化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並出現了幾次嚴重的乾旱。
“我們這些研究人類和過去的人處於獨特的地位,可以考慮在眼前的危機結束後會發生什麼,”弗拉姆說。“當一個國家淪陷時,城市會發生什麼?如果基礎設施崩潰,居民如何維持生計?這是考古學可以為改善未來做出的貢獻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