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新聞報道,一艘失敗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於週日(1月15日)墜落回地球,墜入太平洋。
在地球軌道上滯留了兩個多月後,這艘14.5噸重的福布斯-格朗特號飛船於美國東部時間週日下午12:45左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45)墜落,顯然是在太平洋一片空曠海域上空衝入大氣層。俄羅斯官員告訴俄新社。
俄羅斯國防部官員阿列克謝·佐洛圖欣被俄新社引述說:“福布斯-格朗特號碎片墜入了太平洋。” 佐洛圖欣說,該飛船墜毀在惠靈頓島以西約776英里(1250公里)處,該新聞社報道。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
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墜毀前,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釋出了一張地圖,估計潛在的墜毀區域位於大西洋中部,時間在星期日下午12:50至下午1:34之間(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50-1834)。
這艘巨大的探測器在重返大氣層時很可能解體,絕大部分碎片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但預計一些大型部件會倖免於這場猛烈的墜落。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福布斯-格朗特號的碎片倖存下來,也不清楚這些堅硬的碎片究竟落在了哪裡。
俄羅斯航天局估計,可能有20到30塊福布斯-格朗特號碎片,總重不超過440磅(200公斤),會撞擊地球表面。官員們還強調,探測器巨大的有毒燃料儲備將在地球高空燃燒殆盡。[福布斯-格朗特號任務照片]
雖然西方觀察員很難核實俄羅斯的這些說法,但專家表示,人們擔心福布斯-格朗特號的墜落會導致危險化學物質從天而降的擔憂可能是沒有根據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休斯頓的約翰遜航天中心軌道碎片專案辦公室的首席科學家尼克·約翰遜告訴SPACE.com:“他們早期承認(燃料)罐是由鋁製成的。鋁很少能在重返大氣層中倖存下來,所以沒有理由真正懷疑他們。”
俄羅斯官員還多次表示,福布斯-格朗特號上少量放射性物質造成的汙染風險很小,其中大約有10微克的鈷-57,是該航天器上科學儀器的一部分。
失敗的火星任務
這次墜毀標誌著福布斯-格朗特號短暫而多舛的生命戲劇性地結束。這艘耗資1.65億美元的探測器於11月8日發射,其任務是從火星衛星火衛一採集土壤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的返回艙(“格朗特”在俄語中意為“土壤”)。
福布斯-格朗特號的主發動機本應在升空後不久點火,將飛船送往紅色星球。然而,這種情況從未發生,探測器被困在地球軌道上。
俄羅斯官員仍不確定出了什麼問題。他們最近暗示,某種形式的破壞行為可能是導致福布斯-格朗特號出現問題的原因,或許也是俄羅斯在2011年遭遇的其他四次令人尷尬的太空失敗的原因。
福布斯-格朗特號還搭載了中國首次嘗試的火星軌道器,以及美國行星學會進行的一項實驗,旨在研究在深空中長途旅行如何影響微生物。
中國在11月中旬宣佈其軌道器,一個名為“螢火一號”的小型航天器,完全損失。但行星學會表示,其專案——星際生命飛行實驗(LIFE)——可能會在重返大氣層中倖存下來,因為它被放置在福布斯-格朗特號的返回艙內。
研究人員說,甚至有可能從LIFE中搶救出一些科學成果,但前提是返回艙能夠倖存下來並被回收。
天塌下來了
福布斯-格朗特號的墜落可能會加劇人們日益增長的“天塌下來了”的感覺,因為這是近四個月來第三次大型航天器不受控制地重返大氣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6.5噸重的UARS衛星於9月墜落,一個月後,2.7噸重的德國衛星ROSAT也隨之墜落。兩者都墜毀在空曠的海洋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據知,沒有人曾因人造太空碎片而受傷。)
雖然這三次航天器墜落事件在時間上有關聯,但它們在重要方面存在差異。例如,UARS和ROSAT是退役的衛星,它們在多年前就完成了科學工作,然後以緩慢衰減的軌道螺旋式下降。相比之下,福布斯-格朗特號生命短暫而匆忙,沒有完成其任務就結束了。
此外,福布斯-格朗特號比UARS或ROSAT都要重得多。這艘重達14.5噸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是自197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85噸重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以來,墜落到地球上的最重的不受控制的衛星。
俄羅斯135噸的和平號空間站仍然是重返我們大氣層的最大單個人造物體。工程師們在2001年以受控方式使和平號脫離軌道。
版權所有 2011 Space,一家 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