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還是虛構?:疫苗是危險的

壓倒性的醫學證據表明,負面副作用是罕見且輕微的

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迎接他們的是從灰塵到致病微生物的一切。由於從子宮中獲得的抗體,嬰兒可以巧妙地抵禦某些有害物質的侵襲。但是,這種遺傳的免疫力是短暫的,因此兒童必須發展自己的免疫系統反應來對抗威脅生命的疾病。這就是疫苗發揮作用的地方。到兩歲時,大多數兒童將接受近 30 次注射,旨在增強兒童對疾病的自然防禦能力。然而與此同時,帶孩子去接種推薦疫苗的父母可能會被網站和名人鼓吹的謠言所淹沒,這些謠言錯誤地聲稱疫苗是不必要的或會導致自閉症。

充其量,瞭解這種情況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是,當權衡感染威脅生命的疾病的風險與接種疫苗的好處時,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絕大多數兒童除了注射部位出現短暫的紅腫或瘙癢外,不會經歷任何更糟糕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誤傳呢?

原因之一是發育時間。兒童在兩歲之前會接種大量疫苗,這大致與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明顯出現症狀(例如無法獲得新技能)的時間重疊。這種巧合助長了自閉症與疫苗之間存在關聯的錯誤說法的持續存在。曾經可能在鄰里八卦中流傳的東西,現在透過網站和社交媒體在全球範圍內放大。但是,科學根本不支援這種擔憂。2011 年 8 月,醫學研究所 (IOM) 釋出了一份報告,該報告檢查了八種兒童疫苗和潛在的副作用。報告發現,疫苗在很大程度上是安全的,副作用通常非常罕見且輕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副作用

壓倒性的醫學證據表明,新生兒和幼兒的大多數疫苗副作用都是輕微的——注射部位出現腫脹、發紅和小而硬的腫塊——並且通常會在幾天內消退。一種不太常見但很嚴重的疫苗副作用(發生在不到百萬分之一的病例中)是立即發生的過敏反應,可以用常用藥物治療以緩解瘙癢或腫脹,或者在更嚴重的情況下,透過注射腎上腺素來治療。極少數情況下,某些疫苗接種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例如,在接種第一劑麻疹-腮腺炎-風疹 (MMR) 疫苗後,兒童大約有千分之三的機率出現發燒導致癲癇發作。這種癲癇發作不會導致任何永久性神經損傷。此外,當兒童發高燒時,這種情況也更普遍——影響高達 5% 的幼兒。但這並不意味著看到這種情況不會讓人感到不安。“看到你的孩子癲癇發作是很痛苦的,”費城兒童醫院兒科教授保羅·奧菲特說。他自己的女兒在接種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聯合疫苗後癲癇發作,但他表示重要的是要記住,這種型別的癲癇發作不會造成長期後果。科學證據表明,與麻疹感染本身直接導致的癲癇發作相比,MMR 相關的癲癇發作實際上頻率更低。

疫苗裡有什麼?

當一個人接觸到病原體時,無法預測它會引起輕微還是嚴重的疾病,也無法預測身體會如何反應。但是,選擇疫苗是為了包含減弱或死亡形式的致病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引發免疫反應。因此,暴露將使身體以可控的方式建立免疫力。免疫系統反應會在注射部位阻止這種受損的外來入侵者。疫苗成功的關鍵在於,之後,免疫系統開始產生快速反應的感染戰鬥員,稱為記憶細胞,它們將在全身迴圈,並能夠在未來識別(並抵禦)相同的病原體。

這些微弱或被殺死的刺激物,稱為抗原,在實驗室環境中培養、分離,然後與防腐劑、穩定劑和一種如鋁之類的物質混合,這將觸發免疫系統對疫苗做出強烈反應。這個過程挽救了生命: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在過去二十年中出生的兒童中,疫苗接種將預防超過 2000 萬例住院和 732,000 例死亡。

為什麼疫苗會引起任何副作用?

像任何藥物一樣,免疫接種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遺傳變異、免疫缺陷和環境暴露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對疾病疫苗接種的反應。

如此大量的疫苗注射是否危險?

包括美國兒科學會 (AAP) 在內的專家醫療機構敦促家長為孩子接種疫苗以預防 16 種疾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兒童疫苗接種計劃依賴於免疫接種實踐諮詢委員會的建議,並得到 AAP 的認可,該計劃的制定依據是詳細說明身體免疫系統何時對疫苗產生最佳反應的資料,其次,要權衡在儘可能早的年齡保護兒童的需求。沒有科學資料表明,比官方建議更長時間地間隔疫苗接種有任何醫學益處。

疫苗也會定期評估安全性。在將疫苗新增到推薦方案之前,必須對其進行測試,以確保它們不會相互干擾。多項研究還評估了疫苗的累積效應。

儘管如此,兒科醫生仍然面臨著一些焦慮的父母的持續壓力,他們可能希望分散推薦的疫苗接種或推遲某些疫苗接種,這些決定可能會延長對疾病的脆弱期。例如,2015 年 4 月發表在《兒科學》雜誌上的一項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研究發現,平均每月有 93% 的受訪醫生至少收到一份來自父母的請求,要求分散疫苗接種。這種情況發生得相當頻繁:超過五分之一的 534 名受訪醫生報告說,有 10% 的家長提出了此類請求。然後,父母的意願通常會得到尊重——大多數受訪臨床醫生最終同意這樣做,至少在某些時候是這樣。

然而,對兒童身體無法承受強效疫苗的擔憂是誤導性的。兒童的免疫系統每天都會對數百種引發免疫反應的外來物質做出反應。相比之下,完整的推薦兒童疫苗接種計劃包括不到 200 種抗原。

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嗎?

一些對疫苗的擔憂源於已被駁斥的研究,該研究表明疫苗會導致自閉症。(這些發現隨後被撤回,並且進行這項小型研究的醫生因道德失誤而被禁止行醫。)十幾項研究增加了證據,表明這種聯絡不存在。包括 IOM 和 AAP 在內的專家組一致認為,疫苗不會導致兒童自閉症發病率升高。疫苗新增劑硫柳汞(一種含有汞形式的防腐劑,是有機汞,而不是甲基汞)也不會導致自閉症。現在,它僅以微量(或根本不含)包含在兒科疫苗中,但沒有醫學證據表明它會導致患者自閉症。

沒有疫苗,兒童就不能健康成長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擠、快節奏的世界中,疾病很容易傳播。資料很清楚:不給孩子接種疫苗會帶來更大的風險——使兒童容易感染可能使人衰弱或致命的疾病。有些孩子病得太重或太小而無法接種疫苗,因此他們仍然面臨風險。如果這些孩子或其他未接種疫苗的孩子接觸到其他未受某些微生物保護的人,可能會引發疾病浪潮,例如 2017 年夏天美國發生的麻疹疫情。如果我們停止接種疫苗,特別是當它們被意外地跨越地理邊界輸入時,脊髓灰質炎和麻疹等已變得罕見的疾病也可能迅速重新出現。例如,2015 年在美國蔓延的麻疹疫情的遺傳標記表明它來自海外旅行者。保護兒童實際上有助於保護所有人。

更多探索

這種埃博拉疫苗預示著病毒的終結嗎? 迪娜·範恩·馬龍。

ScientificAmerican.com;2015 年 8 月 4 日。

美國 2016 年腮腺炎激增的背後是什麼? 迪娜·範恩·馬龍。

ScientificAmerican.com;2016 年 12 月 16 日。

迪娜·範恩·馬龍,前《大眾科學》副編輯,現任《國家地理》野生動物貿易調查記者。

更多作者:迪娜·範恩·馬龍
SA Special Editions Vol 26 Issue 5s本文最初以“事實還是虛構:疫苗是危險的”為標題發表在SA 特刊 第 26 卷第 5s 期 (), 第 50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2017-4zpWMpPGKfrJxETfHMls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