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稅局的面部識別計劃引發重大擔憂

政府機構正在利用一家面部識別公司來證明“你就是你”

Woman unlocking mobile phone with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while standing outdoors

以下文章經The Conversation(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許可轉載。

美國國稅局正計劃要求公民建立一個賬戶,使用一傢俬營面部識別公司,以便線上報稅。美國國稅局正在加入越來越多的聯邦和州機構的行列,這些機構已經與ID.me簽約,以驗證訪問服務的人員的身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表示支援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國稅局此舉旨在減少身份盜竊,這是一項影響數百萬美國人的犯罪行為。美國國稅局特別報告說,許多報稅人聲稱自己是其他人,而且許多專案中的欺詐行為,這些專案是作為美國救援計劃的一部分進行管理的,一直是政府關注的主要問題。

美國國稅局的決定引發了強烈反對,部分原因是人們擔心要求公民使用面部識別技術,部分原因是有些人(尤其是在提供失業救濟金的一些州機構)在使用該系統時遇到了困難。這種反應促使美國國稅局重新考慮其決定

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研究人員計算機協會全球技術政策委員會的主席,我一直參與探討政府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的一些問題,包括其使用和潛在的缺陷。人們對在警務和其他政府職能中普遍使用這項技術提出了許多擔憂,通常集中在這些演算法的準確性是否會產生歧視性影響。就 ID.me 而言,還涉及其他問題。

ID.me 是誰?

ID.me 是一傢俬營公司,最初成立時名為 TroopSwap,該網站為武裝部隊成員提供零售折扣。作為該努力的一部分,該公司建立了一項 ID 服務,以便在各種公司獲得折扣的軍事人員可以證明他們確實是現役人員。2013 年,該公司更名為 ID.me,並開始更廣泛地推廣其 ID 服務。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於 2016 年開始使用該技術,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政府中使用。

要使用 ID.me,使用者需要載入一個手機應用程式並拍攝自拍照 - 他們自己臉部的照片。然後,ID.me 將該影像與它透過公開記錄或透過申請人透過應用程式提供的資訊獲得的各種 ID 進行比較。如果找到匹配項,它會建立一個帳戶並使用影像識別進行 ID 驗證。如果無法執行匹配,使用者可以聯絡“信任的推薦人”並透過視訊通話解決問題。

許多公司和已經使用 ID.me 幾年了。新聞報道記錄了人們在使用 ID.me 時遇到的問題,因為它無法驗證他們的身份,並且該公司的客戶支援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此外,該系統的技術要求可能會擴大數字鴻溝,使許多最需要政府服務的人更難獲得這些服務。

但是,對美國國稅局和其他聯邦機構使用 ID.me 的大部分擔憂都圍繞其對面部識別技術的使用以及生物識別資料的收集。

準確性和偏差

首先,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性以及其準確性中是否存在歧視性偏差存在許多普遍的擔憂。這些擔憂導致計算機協會等組織呼籲暫停政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對商業和學術人臉識別演算法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人臉匹配演算法通常對亞洲人和黑人面孔的假陽性率高於對白人面孔的假陽性率,儘管最近的結果有所改善。ID.me 聲稱其人臉匹配驗證過程中不存在種族偏見

還有許多其他情況也可能導致不準確,例如疾病或事故引起的身體變化、化療引起的脫髮、衰老引起的顏色變化、性別轉換等。包括 ID.me 在內的任何公司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尚不清楚,而這正是引起人們擔憂的問題之一。試想一下,如果發生毀容事故,卻因面部受損而無法登入醫療保險公司的網站。

人臉識別技術正在迅速普及。該技術和整個社會是否做好了準備?

資料隱私

除了演算法的工作效果如何之外,還有其他問題。作為其流程的一部分,ID.me 會收集大量個人資訊。它有一份很長且難以閱讀的隱私政策,但本質上,雖然 ID.me 不會共享大部分個人資訊,但它會與其他合作伙伴共享有關網際網路使用情況和網站訪問情況的各種資訊。這些交換的性質並不立即顯而易見。

因此,出現的一個問題是該公司與政府共享什麼級別的資訊,以及這些資訊是否可用於在適用於政府機構的受監管邊界之間跟蹤美國公民。長期以來,左右兩派的隱私倡導者都反對任何形式的強制性統一政府身份證。將身份驗證移交給一傢俬營公司是否允許政府基本上透過詭計來實現這一目標?不難想象,一些州(甚至可能最終是聯邦政府)可能會堅持要求使用 ID.me 或其競爭對手之一的身份驗證才能訪問政府服務、獲得醫療保險甚至投票。

正如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研究員兼演算法正義聯盟創始人喬伊·布拉姆維尼所說,除了準確性和偏差問題外,還存在不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權利的問題。“政府向公民施壓,要求他們與政府分享生物識別資料,這影響到我們所有人——無論您的種族、性別或政治派別如何,”她寫道。

太多的未知讓人不安

另一個問題是,誰對 ID.me 的應用程式安全性進行審計?雖然沒有人指責 ID.me 存在不良行為,但安全研究人員擔心該公司如何保護其最終將獲得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個人資訊量。試想一下,如果發生安全漏洞,洩露了數百萬納稅人的 IRS 資訊。在快速變化的網路安全世界中,從個人駭客攻擊到國際犯罪活動,威脅無處不在,專家們希望確保一家掌握如此多個人資訊的公司正在使用最先進的安全措施並保持最新狀態。

對美國國稅局決定的許多質疑來自於政府使用私營公司提供生物識別安全措施的早期階段,而且一些細節仍未完全解釋清楚。即使您認為美國國稅局對該技術的使用受到適當的限制,但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它可能會迅速蔓延到許多政府機構使用商業人臉識別公司來規避為限制政府權力而制定的法規。

美國正站在一個滑坡的邊緣,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完全不應該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但我認為這確實意味著政府應該更加謹慎和盡職地探索前方的道路,然後再採取那些關鍵的第一步。

本文最初發表在The Conversation上。請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