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的問題比假新聞更復雜

關於“過濾氣泡”是假新聞在臉書上盛行的原因的普遍說法幾乎肯定是錯誤的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對話,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在唐納德·特朗普意外獲勝之後,許多問題被提出,關於臉書在總統競選期間推廣不準確且高度偏袒的資訊方面的作用,以及這種假新聞是否影響了選舉結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些人淡化了臉書的影響,包括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他說假新聞能夠影響選舉結果“極不可能”。但是,關於這個社交網路的政治意義的問題值得更多關注。

臉書的過濾演算法是否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自由主義者對克林頓的勝利抱有錯誤的信心(呼應了2012年羅姆尼支持者犯的錯誤)?並且在臉書上流傳的假新聞是否是如此多的特朗普支持者認可其候選人所做的明顯虛假陳述的原因?

關於“過濾氣泡”是假新聞在臉書上盛行的原因的普遍說法幾乎肯定是錯誤的。如果這個網路鼓勵人們相信謊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如果”——那麼問題更有可能在於該平臺如何與基本的人類社會傾向互動。這更難改變。

一個被誤導的公眾

臉書在政治新聞傳播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2016年5月,44%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從該社交媒體網站獲取新聞。透過臉書傳播的錯誤資訊的普遍性是不可否認的

那麼,在一個如此多的人獲取新聞的平臺上,假新聞的數量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如此多的美國人對政治的瞭解存在誤解,這似乎是合理的。

但這很難說有多大的可能性。我從2008年大選期間開始研究網際網路在宣傳虛假信仰方面的作用,在2012年將注意力轉向社交媒體。在正在進行的研究中,我發現幾乎沒有一致的證據表明,儘管存在許多不實之處,但社交媒體的使用促進了人們對有關候選人的虛假說法的接受。相反,似乎在2012年,就像在2008年一樣,電子郵件仍然是謊言和陰謀論的獨特而強大的渠道。社交媒體對人們的信仰沒有可靠的可檢測的影響。

然而,讓我們暫時假設2016年與2012年和2008年不同。(這次選舉在許多其他方面當然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臉書正在推廣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公民更難以區分真假,這將對美國民主構成嚴重威脅。但是,僅指出問題是不夠的。為了對抗透過社交媒體傳播的虛假資訊,瞭解其發生的原因非常重要。

不要責怪過濾氣泡

臉書希望其使用者參與進來,而不是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它採用了專有軟體來過濾使用者的新聞源並選擇將出現的內容。風險在於這種定製是如何完成的。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人們會被那些肯定其政治觀點的新聞所吸引。臉書的軟體從使用者過去的行動中學習;它會嘗試猜測他們將來可能會點選或分享哪些故事。走到極端,這會產生一個過濾氣泡,使用者只能接觸到那些重申他們偏見的內容。那麼,風險在於過濾氣泡透過隱藏真相來助長誤解

這種解釋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它很容易理解,因此可能很容易修復。擺脫個性化的新聞源,過濾氣泡將不復存在。

過濾氣泡隱喻的問題在於它假設人們完全與他人的觀點隔絕。事實上,許多研究表明個人的媒體習慣幾乎總是包括挑戰其政治態度的資訊和來源。一項對臉書使用者資料的研究發現,遇到交叉資訊的情況很普遍。換句話說,持有錯誤的信仰不太可能透過人們缺乏與更準確新聞的聯絡來解釋。

相反,人們預先存在的政治身份深刻地塑造了他們的信仰。因此,即使面對相同的資訊,無論是新聞文章還是事實核查,具有不同政治方向的人們通常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含義。

一個思想實驗可能會有所幫助:如果您是克林頓的支持者,您是否知道備受尊敬的預測網站FiveThirtyEight 僅給了克林頓71%的獲勝機會?這個機率比拋硬幣好,但遠非確定的事情。我懷疑,儘管看到了這個令人不安的證據,許多民主黨人仍然感到震驚。的確,在選舉前的幾天裡,許多人批評了這一預測

如果您投票給特朗普,您是否遇到過任何證據反駁特朗普關於選民欺詐在美國很普遍的說法?事實核查員新聞機構已經廣泛報道了這個問題,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表明這種說法是不真實的。然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會無動於衷:在2016年9月的一項民意調查中,90%的特朗普支持者表示他們不信任事實核查員。

臉書=憤怒的黨派分子?

如果與真相的隔離確實是錯誤資訊的主要來源,那麼解決方案將是顯而易見的:使真相更加可見。

不幸的是,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使我們回到關於臉書的問題:該服務的其他方面是否會扭曲使用者的信仰?

研究人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自信地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作為一名研究過其他網際網路技術如何導致人們相信虛假資訊的人,我準備提出一些有根據的猜測。

關於臉書,我們已經知道有兩件事可能會鼓勵虛假資訊的傳播。

首先,情緒是會傳染的,它們可以在臉書上傳播。一項大規模研究表明,臉書使用者新聞源中的微小變化可以塑造他們在後來的帖子中表達的情緒。在那項研究中,情緒變化很小,但是導致這些變化的新聞源中的變化也很小。試想一下,臉書使用者如何回應關於候選人腐敗、犯罪活動和謊言的廣泛指責。毫不奇怪,將近一半(49%)的使用者將社交媒體上的政治討論描述為“憤怒”。

當涉及到政治時,憤怒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它已被證明會使人們更願意接受黨派的謊言,並且更可能釋出和分享政治資訊,大概包括那些加強他們信仰的假新聞文章。如果臉書的使用使黨派分子感到憤怒,同時也讓他們接觸到黨派謊言,那麼確保準確資訊的存在可能並不重要。無論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憤怒的人們都會信任那些讓他們的陣營看起來不錯的資訊。

其次,臉書似乎加強了人們的政治認同感——進一步擴大了已經很大的黨派分歧。雖然臉書沒有遮蔽人們不同意的資訊,但它無疑使人們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們的社交網路往往包括許多與我們有相同價值觀和信仰的人。這可能是臉書正在加強出於政治動機的謊言的另一種方式。信仰通常具有社會功能,幫助人們定義自己是誰以及如何在世界上定位。人們越容易以政治術語看待自己,他們就越會依附於那些肯定其身份的信仰。

這兩個因素——憤怒在臉書的社交網路上傳播的方式,以及這些網路如何使個人的政治身份更加重要——可能比所謂的過濾氣泡更能有效地解釋臉書使用者的不準確信仰。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前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臉書可能會被說服更改其過濾演算法,以優先考慮更準確的資訊。谷歌已經進行了類似的嘗試。最近的報道表明,臉書可能比扎克伯格的評論所暗示的更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

但這並不能解決傳播和加強虛假資訊的根本力量:情緒和您社交網路中的人。同樣,臉書的這些特徵是否可以或應該被“糾正”也不明顯。一個沒有情感的社交網路似乎是一個矛盾,而監管個人與誰互動不是我們的社會應該接受的事情。

臉書可能分擔了今年大選期間傳播的一些謊言的部分責任——而且它們改變了選舉的程序。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挑戰將是弄清楚我們能做些什麼。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