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常可以判斷出你是否開始讓某人感到厭煩,因為他們的眼睛會從你身上移開,並且不再回應你的目光。與某人對視似乎是一種不太可能的相互示意方式,但眼神交流是非語言交流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們每天都使用眼神交流來表達我們在傾聽和說話時的興趣。人類的眼睛,其未著色的區域很大,結果非常適合推斷某人在看哪裡。這可能使追蹤某人的注意力並注意到他們的興趣何時減退變得更加容易。
然而,眼神交流需要雙方共同參與,除了傾聽者之外,說話者也需要保持目光接觸才能發生眼神交流。許多情緒狀態會導致某人在試圖交流時避免眼神交流,例如害羞、尷尬或內疚。您可能已經注意到,深入思考會導致某人垂下眼簾。在日本進行的一項最新實驗表明,眼神交流會佔用用於複雜任務的相同心理資源,因此試圖保持眼神交流會阻礙您的推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眼神交流的中斷並非來自情緒,而是來自保留認知資源的需求。眼神交流會消耗您的心理頻寬。
在實驗中,參與者觀看顯示某人面部的螢幕,同時執行一項口頭任務,並被指示一直盯著螢幕上的人的眼睛。有時螢幕上描繪的人的眼睛直接看著觀看者,有時他們的眼睛看向側面。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完成每項任務,參與者需要想出一個可以與給定的名詞一起使用的動詞。例如,如果他們聽到“milk”這個詞,他們可以說“drink”。重要的是,這項任務可能會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變得更加困難。首先,一個名詞可能與許多可能的動詞一起使用(“soup”可以用“eat”、“drink”、“cook”來回答)。這將增加選擇一個答案的額外難度。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名詞的對應動詞更難記住,例如“sky”,則任務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這兩種難度使研究人員更容易調整任務的挑戰性。
正如預期的那樣,當用更難的名詞提示時,人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回答。然而,當提示詞變得雙重困難時,與螢幕上的人進行直接眼神交流才會妨礙人們的表現。這些名詞在兩個維度上都很困難,允許有多種可能的答案,並且與其動詞的語言聯絡較弱。只有在這些最困難的口頭任務中,才能測量到人們在保持眼神交流時表現出的可衡量的下降。否則,與螢幕上的面孔保持密切的眼神交流不會影響表現。
這一發現增加了另一條證據,表明眼神交流會使人們難以執行某些任務。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這種現象,但其中許多研究測試的是視覺思維,例如想象 3D 景觀或說出單詞的顏色。在這些情況下,對思維的干擾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因為保持眼神交流也是視覺的。透過口頭進行測試並讓人口頭回答,本研究的研究人員避免了這種複雜性。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眼神交流和某些型別的思維之間會發生衝突。研究人員認為,只有當語言聯想任務最具挑戰性時,“通用認知系統”才會啟動以協助語言系統。眼神交流可能由通用認知系統管理,而通用認知系統隨後會被同時提出的需求耗盡。然而,如果不追蹤任務背後的腦力,就很難推測。除了被認為對複雜任務和認知最重要的皮層區域外,眼神交流還會啟用許多情緒邊緣系統區域,如杏仁核。
研究人員仍然需要更多地瞭解文化如何影響人們使用眼神交流。 雖然這項研究是在說日語的成年人中進行的,但另一項實驗發現,眼神交流對日本和芬蘭參與者的心率或眼神交流時間沒有顯著影響。儘管如此,迄今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差異上,例如將眼神交流視為積極或消極,或者在眼神交流期間如何表現,因此對於文化和眼神交流對思維的影響知之甚少。如果為了思考而移開目光是跨文化的,那麼也許較少強調眼神交流的文化能夠在給定的對話中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而那些使用更多眼神交流的文化可能會在對話夥伴之間提供更好的社交反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不進行眼神交流的情況下是否能更流利地談論複雜的主題?如果是這樣,我們會失去一些東西作為交換嗎?
眼神交流是我們從出生起就偏好的東西,但並非在每種情況下都有利。早在 1998 年,研究人員就推測,將目光從周圍環境中移開有助於思考,因為它使我們能夠擺脫周圍潛在的干擾。雖然哪些任務會因眼神交流而受到損害(以及哪些任務可能會得到改善)仍有待觀察,但對於試圖保持他人目光的人來說,複雜的口頭任務似乎更加困難。因此,下次當您與面試官進行禮貌的凝視比賽時,請花時間看看窗外,思考最困難的問題。如果您提出最佳答案,他們應該會原諒您違反禮儀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