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助推食品價格創下新高

由於全球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導致的農作物歉收,世界食品價格在12月創下歷史新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聯合國頂級糧食機構昨日宣佈,世界食品價格上個月創下歷史新高,這引發了農業專家的擔憂,他們回想起了三年前席捲發展中國家的糧食騷亂。

“價格如此之高,情況令人擔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華盛頓特區辦事處主任丹·古斯塔夫森說。“我認為未來一年才是目前真正令人擔憂的……價格下降絕非必然,”他說。

這項來自羅馬聯合國機構的食品價格指數衡量包括穀物、乳製品、肉類、糖和油籽在內的商品的價格波動。

上個月的平均食品價格指數為215,而2008年的峰值為213.5。2009年12月,該數字僅為172。

最近的高位是過去六個月價格穩步上漲的最終結果。它標誌著自30年前首次記錄食品價格資料以來的最高食品價格指數。

糧農組織將價格上漲歸因於多種因素,包括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農作物歉收,以及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對農作物的高需求。許多專家已將一系列洪水和火災與氣候變化聯絡起來。

“我們永遠無法判斷任何特定的天氣事件是否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我可以說,我們完全有理由預期未來會看到更多此類天氣事件,而且這些事件肯定會產生影響,”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負責協調氣候變化工作的高階研究員傑裡·納爾遜說。

俄羅斯野火、澳大利亞乾旱抬高小麥價格
例如,小麥受到俄羅斯野火、澳大利亞熱浪和巴基斯坦洪災的重創,去年秋天價格大幅飆升。

“食品價格創紀錄的上漲嚴重提醒我們,在我們針對飢餓和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採取行動之前,我們將永遠處於災難的邊緣,”樂施會美國政策主管加溫·克里普克在一份宣告中說。

古斯塔夫森指出,雖然糖和石油的高價格是食品指數平均值偏高的主要驅動因素,但農產品價格——雖然也很高——仍比2008年6月的峰值低13%。

他說,對於嚴重依賴穀物作為主食的發展中國家的國家安全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福音。與2008年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價格上漲也相當緩慢——有助於避免騷亂,他說。

古斯塔夫森說:“預計未來六個月食品價格不會下降。” “如果今年的價格出現問題,那麼容錯空間非常小,”他說。

這則食品價格新聞是在本週早些時候石油成本新資料出爐之後釋出的,石油收盤價超過每桶90美元。

“上次我們食品價格飆升時,這與石油價格上漲有關,那是因為石油是食品生產價格的投入,”政策完整性研究所執行主任邁克爾·利弗莫爾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