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正在發現,北極地區氣溫上升可能是對野生動物的第二大威脅。
氣候變化也在加劇,這意味著像暴洪和乾旱等曾經罕見的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更高。野生動物很難應對這些衝擊;動物透過改變活動範圍和行為來適應全球變暖,但這些劇烈的變化來得太快,無法適應。
根據發表在PLOS上的一項新研究,這種影響可能是殘酷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據駐紮在格陵蘭島研究站的科學家稱,最近一次氣候變化之後,“整個生態系統的繁殖崩潰”和“幾乎整個食物網的普遍失敗”隨之而來。
2018年,格陵蘭島東北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降雪,這是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北部緯度地區降水增多的全球趨勢的一部分。降雪量是近年來的兩倍多。雪如此之厚,以至於一些雪直到夏末才融化。
該研究稱:“結果是所有大小的植物和動物幾乎完全繁殖失敗。”
格陵蘭島東北部通常在7月達到動物活動和植物生長的頂峰,但研究人員發現,近一半的陸地仍然被積雪覆蓋。植物和動物透過延遲它們的生命週期做出反應;植物開花較晚,而濱鳥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築巢和產卵。
這些後代來得太晚,以至於他們是否能過冬都令人懷疑。研究人員說,種子不太可能在霜凍前發育,而且幼崽沒有時間為向南遷徙積蓄力量。
生態系統的某些部分似乎具有彈性。研究人員寫道,花朵和昆蟲的數量似乎正常,即使被延遲了。
較大的動物顯然遭受了更大的苦難。研究人員發現沒有北極狐幼崽,幾乎沒有麝牛幼崽。
科學家們已經在專門的監測站對格陵蘭島東北部進行了大約20年的觀測。在那段時間裡,沒有什麼能讓他們為去年的情況做好準備。
科學家們寫道:“我們無法預測我們在2018年遇到的情況。”
研究人員提醒說,北極物種已經適應了嚴酷的條件和高度的變化;種群和物種以前曾從繁殖崩潰中恢復過來。即使像花和蟲子這樣的短命物種也可以在多個季節或年份中生存和繁殖。
在最好的情況下,變化可能有助於穩定生態系統。預計隨著氣溫升高,更多溫帶物種將向北遷徙,但它們通常無法像北極物種那樣應對氣候變化。因此,偶爾一年的極端條件可以透過阻止潛在的入侵者來維持現狀,研究人員寫道。
問題是,氣候變化預計會加劇。即使是耐寒的北極物種也可能難以應對更多的變化——這是種群動態的“遊戲規則改變者”,科學家們寫道。
“像2018年觀察到的那樣,一個不繁殖的年份對於高北極物種來說幾乎沒有破壞性。這裡令人擔憂的是,2018年的情況可能會讓我們窺見未來:氣候變化已經導致了北極生物的各種物種和生態系統層面的反應。”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提供關於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