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在伊利諾伊州威爾縣發現了奇異的新鯊魚物種的化石遺骸,該地區以其擁有超過3億年曆史的海洋化石而聞名。根據首次描述該物種Bandringa rayi的論文,這種鯊魚有一個“非常細長的”吻部。幾年後,在附近發現了外觀相似的鯊魚,並將其命名為B. herdinae,一個相關但不同的物種。
然而,在1月7日發表於《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重新分析了這些鯊魚的所有可用標本,並確定它們實際上是單一物種。這種困惑的部分原因是這種鯊魚的不尋常特性:成年鯊魚生活在淡水沼澤中,但遷徙到附近的海洋水域產卵。
論文的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勞倫·薩蘭說,這些不同的環境——淡水和鹽水——導致成年和幼年鯊魚的儲存方式截然不同。“在海洋動物群中,你只能找到軟組織,”她說。然而,在淡水地點,“你只能找到骨骼組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酸性更強的海洋環境中,軟組織得以儲存,但骨骼卻無法儲存。“它們有點像英國的泥炭沼澤木乃伊,”薩蘭說。“在那些木乃伊中,所有的骨頭都融化了,因為儲存它們的酸性物質雖然儲存了軟組織,但實際上破壞了骨骼。”
研究人員分析了化石中十一個不同類別的身體結構,包括它們的長吻部。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表明B. rayi和B. herdinae是不同的物種,這表明感知到的差異完全是由於儲存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薩蘭說,這一發現不僅對鯊魚的分類學研究很重要,而且也是已知唯一一個生活在淡水中但在鹽水中產卵的鯊魚的例子。他們認為,鯊魚利用它們的長吻部來尋找魚類食用,其方式與今天的一些匙吻鱘利用電感受器網路的方式非常相似。
—傑弗裡·吉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