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份涵蓋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一場始於6月份英國脫歐的民粹主義浪潮,於週二晚以驚人的方式席捲美國。在美國政治史上最大的意外事件之一中,唐納德·特朗普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取得了真正的歷史性勝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特朗普的果斷勝利讓大多數政治評論員(包括我自己)感到震驚。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特朗普的民調支援率似乎在44%左右徘徊,並且他的負面評價也是歷史上所有主要政黨候選人中最高的。因此,幾個月前,我預測克林頓會輕易擊敗特朗普。
然後,在十月初,特朗普在“走進好萊塢”錄影帶中發表的猥褻和冒犯性言論引發了軒然大波,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女性指控特朗普性侵,似乎徹底結束了他的競選。因此,直到週二下午,克林頓的輕鬆獲勝似乎已成定局。
但我完全錯了。特朗普在總統競選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他的夜晚始於在佛羅里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和俄亥俄州這三個對他獲得270張選舉人票至關重要的州的勝利。隨著夜晚的推移,在從大西洋沿岸到落基山脈席捲全國的紅色浪潮中,克林頓的“藍色壁壘”崩潰了。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愛荷華州的藍色州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向了特朗普。選舉結果清楚地表明,特朗普將獲得300多張選舉人票,足以贏得總統職位。
現在就對2016年選舉結果得出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以下是至少部分解釋發生情況的五個因素。
1. 沉默的特朗普選票
確實存在民意調查未能發現的沉默的特朗普選票。全國民意調查平均結果顯示,克林頓的總體領先優勢約為3個百分點,而各州的民意調查表明她將至少贏得300張選舉人票。
但民意調查和評論員一樣錯了。民意調查方法的問題無疑將在未來幾天和幾周內被發現。
同樣合理的結論是,許多特朗普選民將他們的意圖保密,並拒絕與民意調查員合作。
在總統競選中,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的非凡作用也不容低估。兩週前,克林頓似乎即將贏得兩位數的勝利。但是,科米在10月28日致國會的信函中宣佈,聯邦調查局正在重新調查克林頓的國務院電子郵件,這改變了競選的勢頭。克林頓在上週末重新獲得了民意調查的領先地位,但最終的民意調查掩蓋了科米的信函對其競選造成的持久損害。
無論對民意調查未能預測選舉結果的最終解釋是什麼,週二之後,民意調查行業的未來都受到了質疑。特朗普的驚人勝利表明,民意調查根本不可信。
2. 名人擊敗組織
政治競選的一個長期假設是,一流的“動員選民投票”組織必不可少。因此,2016年的普遍觀點認為,特朗普缺乏基層組織是他競選的巨大障礙。
但事實證明,他不需要組織。特朗普在公眾視野中已經超過30年,這意味著他以近100%的知名度進入了競選。特朗普作為名人的長期地位使他從進入競選的那一刻起就獲得了媒體的持續關注。一項研究發現,到2016年5月,特朗普從媒體對其競選活動的報道中獲得了相當於30億美元的免費廣告。特朗普似乎憑直覺理解,他在競選過程中所說的有爭議的事情以嚴肅的政策演講無法企及的方式抓住了選民的注意力。
最重要的是,他有高度積極性的選民。特朗普的民粹主義言論和對文明與基本體面標準的公開蔑視使他能夠像自羅納德·里根以來的任何候選人一樣與共和黨基礎選民聯絡起來。特朗普沒有按照正常的政治規則行事,他的選民因此而愛他。
特朗普的勝利似乎預示著名人政治家的新時代。他表明,在網際網路時代,一位有魅力的、精通媒體的局外人比傳統政治家和傳統的政治組織具有顯著優勢。將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像特朗普一樣非常規的政治家。
3. 針對移民和貿易的民粹主義反抗
需要幾天的時間來整理資料,以弄清楚哪些問題與特朗普的基礎選民產生了最深刻的共鳴。
但移民和貿易似乎肯定位居榜首。特朗普將整個競選賭注押在公眾對自由移民和自由貿易政策的敵意將把他推向白宮的想法上。
從競選開始到結束,他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這兩個基石問題。在他的宣佈演說中,他承諾在墨西哥邊境修建一堵牆,並驅逐1100萬未經授權的移民。他還承諾廢除自由貿易協定,並帶回製造業工作崗位。從第一天起,他就將仇外和民族主義政策作為其競選的中心。
批評人士正確地譴責了他對墨西哥人和穆斯林的惡毒攻擊,但特朗普清楚地意識到,對移民和全球化的敵意在美國選民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他決定專注於移民和貿易,在選舉日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這幾個傳統上的藍色州表現出色,絕非巧合,這些州都有大量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此前的共和黨提名人,如擁護寬鬆移民政策的約翰·麥凱恩和主張自由貿易的米特·羅姆尼,都未能與五大湖地區的藍領選民建立聯絡。
但是,特朗普的反移民和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為他與白人工人階級選民打開了一個獨特的突破口,並且他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4. 局外人對抗內部人士
特朗普將是自1950年代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以來第一位沒有民選職位經驗的總統。然而,艾森豪威爾曾擔任二戰期間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在外交事務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專業知識。
那麼特朗普如何在競選中將他缺乏政府經驗轉化為優勢呢?
答案在於公眾對領導國家的政治、媒體和商業機構的強烈和普遍的敵意。對機構的信任度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並且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國家正在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憤怒和動盪的公眾情緒使2016年成為最終的變革選舉。
在這種強大的反建制精神中,特朗普粗俗、不顧情面和非正統的風格,讓選民覺得比高度謹慎和受控制的希拉里·克林頓更加真實。當傲慢且不可預測的特朗普將自己定位為變革的推動者時,克林頓似乎是建制派的候選人,這種印象被證明對她的競選活動是致命的。事實上,特朗普利用克林頓在白宮、參議院和國務院的豐富經驗來反對她,並將其作為她代表現狀的證據。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比爾·克林頓在24年前也採用了類似的反建制策略贏得了白宮。在1992年的選舉中,他成功地將現任總統喬治·H·W·布什描繪成一個脫離實際的精英。八年後,布什的兒子喬治·W·布什也採用了同樣的策略擊敗了副總統阿爾·戈爾。而在2008年,巴拉克·奧巴馬成功地作為局外人對抗約翰·麥凱恩。
因此,特朗普是連續第四位透過以“局外人”候選人身份競選而贏得白宮的總統。這是未來總統候選人冒著風險也會忘記的教訓。
5. 分裂的美國
最重要的是,2016年的選舉清楚地表明,美國是一個在種族、文化、性別和階級方面嚴重分裂的國家。
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會期望新總統試圖團結全國人民,傳遞團結的資訊。
但特朗普不會是一位正常的總統。他透過在美國政治史上發起最具分裂性和兩極分化的競選活動之一而贏得了白宮。他完全有可能選擇採用相同的分而治之的策略進行統治。
無論如何,特朗普很快將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他將於 1 月 20 日就職,屆時眾議院和參議院都由共和黨人佔據多數席位,這意味著共和黨人將在未來四年內主導國家的政策議程並控制最高法院的任命。因此,2016 年 11 月 8 日很可能將作為美國曆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載入史冊。
2016 年的選舉從頭到尾都顛覆了傳統觀念。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的總統任期也將同樣難以預測。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