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週末,一張令人驚歎的照片在網路上瘋傳,照片顯示一場超級潮汐將一座通常被綿羊環繞的11世紀法國修道院變成了一座被大海吞沒的島嶼。這張來自美聯社的照片在此展示。
來自其他新聞機構的類似照片也在網路上氾濫成災。成千上萬的人湧到諾曼底海岸觀看壯觀的14米高的水浪吞沒了聖米歇爾山,即修道院周圍的飛地——通常只能透過堤道到達,而堤道已被潮汐淹沒。
伴隨這些照片的文章未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場超級潮汐,或者只是模糊地提及太陽、月球或太陽和月球的排列,或者同一天發生的日食——並且沒有歸因於任何專家或科學機構。許多文章還將3月20日至21日的事件稱為“世紀大潮”,儘管它每18年發生一次。上一次發生在1997年3月,下一次將在2033年3月。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超級潮汐?“三月”在日期中重複出現是一個強烈的線索。潮汐是由月球的引力驅動的。太陽的引力也有影響,儘管要小得多。當太陽和月球與地球對齊時,它們的合力最大,從而產生所謂的春潮。它們每月發生兩次,但在春分和秋分期間,通常在三月和九月達到最大值。*
今年,月球和太陽非常精確地對齊,導致了週六的日食。“如果我們看到日食,就會有春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哈爾·尼達姆告訴我。“但如果我們看到春潮,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看到日食。”
但是,是什麼解釋了三月再次成為最高潮汐出現月份的現象呢?* 為什麼是18年週期?這變得更加棘手。尼達姆透過電子郵件發給我的最佳解釋來自英國氣象局,英國官方氣象機構。氣象局的專家在一篇部落格中寫道,有些春潮比其他春潮更高,“因為如果月球在其橢圓軌道上最接近地球,潮汐力就會增強。當太陽和月球正好位於赤道上方時,潮汐力也會增強。對於太陽來說,這種情況發生在3月21日或9月21日左右。月球的軌道也會使其在27.2天的時間內位於赤道上方和下方。正如太陽一樣,當月球正好在赤道上空時,潮汐力也達到最大。”
氣象局還指出,“當這些天文因素同時發生時,就會發生非常大的春潮。大約每4.5年,月球最接近地球,並且也正好位於赤道上空。” 因此,當月球和太陽對齊,並且它們正好位於赤道上空,並且月球最接近地球時,我們就會得到所謂的超級潮汐。
然而,尼達姆還指出,天氣對潮汐的影響可能比任何這些因素都大——見證紐約市的桑迪颶風或新奧爾良的卡特里娜颶風。一個18年的超級潮汐可能比另一個更高,這取決於風是否將水推向海岸線,以及大氣壓力是否低於正常水平,這可能導致當地海平面上升。
本週末的超級潮汐在全球範圍內都有感受到,並且在容易發生過度潮汐的地方最為極端。在北美,最著名的地點是新斯科舍省的芬迪灣,即使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裡,潮汐也可能上升和下降10米。然而,海灣中央沒有千年修道院,所以我猜想週六人們沒有在那裡釋出照片。
*澄清(2015年3月26日):本段在釋出後進行了編輯,以更準確地描述春潮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