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像尼泊爾地震這樣的災難發生時,人們會尋找數字來幫助計算破壞的程度。 這使得像earthquake-report.com這樣的網站成為關注的焦點,該網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地震資料網站。該網站擁有一個快速地震損失估算模型,因此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事件後的 30 分鐘內,他們可以提供關於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的預測。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也有一個預測網站;這些模型在如何確定事件的影響、所使用的經濟投入以及所引用的資料庫方面存在差異。Earthquake-report.com 對死亡人數的估計範圍較窄,最多為 10,000 人,而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估計範圍則要廣得多,估計最有可能的死亡人數在 10,000 至 100,000 人之間。
Earthquake-report 聯合創始人詹姆斯·丹尼爾(James Daniell)是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災害管理和風險降低技術中心的土木和結構工程師,他從小就收集地震破壞統計資料,並將此作為一種愛好。“我以前從後往前讀《吉尼斯世界紀錄》。我當時自然很好奇為什麼所有書對特定事件的數值都不一樣,這就是我進入這個領域的原因,”他說。他後來建立的資料庫現在是他損失模型的基礎。該報告依賴於從許多不同來源收集的強度資料,而美國地質調查局則使用自己的資料。丹尼爾還表示,他的模型會跟蹤資本存量和 GDP 值的區域性變化,而美國地質調查局則基於世界各國或地區的歷史地震進行比較。
丹尼爾和他的小團隊依賴的來源包括國家和省級政府網站、官方和當地來源的推特資訊,以及他們在該地區認識的人和同事的資訊。該資料庫包括使用 90 種不同語言的來源。丹尼爾可以閱讀印地語、漢語、日語、越南語、他加祿語和巴薩語的地震資料,以及英語、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這些資料在不斷更新的網站上呈現,其中包含關於重大事件的深入文章,包括來自受影響地區人們的影片、影像和推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丹尼爾說,全球資料指出了幾個長期趨勢。其中之一是建築物總體上更好了。在 1900 年至 2014 年間,地震破壞佔受損建築物總數的百分比有所下降。但是,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與全球死亡人數相比是一條直線。在這方面,“我們根本沒有做得更好,”丹尼爾說。他與《大眾科學》討論了 4 月 25 日尼泊爾地震的後果,以及他的數字顯示出全球對危險地震的準備情況。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版文字記錄。]
當您聽到事件發生時,在進行第一次分析之前,您有什麼期望?
多年來,研究人員所做的所有情景分析都將非常高的地面運動置於加德滿都之下,並將其摧毀了很多。但在這次事件中,情況並非如此。當我聽到事件發生時,我預計死亡人數約為 5,000 人,資本損失約為 10%。但我們的第一個理論模型得出的結果略低,死亡人數為 1,400 至 7,500 人。
目前,我們的模型的中位數約為 8,000 至 9,000 人死亡,10,000 人並非不可能。最新的官方死亡人數[週三下午]為 6,101 人:尼泊爾 6,000 人,中國 25 人,印度 72 人,孟加拉國 4 人。尼泊爾受傷人數:10,348 人。國內流離失所人數:454,769 人。這是目前 21 世紀第九大死亡事件,並且可能會成為自 1999 年以來的第八大死亡事件。
您看到任何令人驚訝的統計資料嗎?
加德滿都的破壞程度比事件發生前的研究預期的要小得多。這些研究並沒有準確地模擬這次事件的震級和構成,但這仍然令人驚訝。經濟損失非常低——不是因為破壞嚴重,而是因為尼泊爾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基礎設施很少,基礎設施總價值約為 400 億美元。
您會對失去的人類生命賦予貨幣價值。您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使用人力資本方法:年齡分佈、社群國內生產總值、家庭參與——這意味著受撫養人和收入的數量。就尼泊爾的工作、家庭和 GDP 產出而言,每死亡一人約價值 120,000 美元至 160,000 美元。但是,必須指出的是,不可能為生命賦予準確的價值,年齡和其他因素會發揮作用。
該地區的經濟損失是多少?
根據尼泊爾及其周邊地區歷史上的地震,然後使用本次事件中看到的建築物價值和強度的變化,我們可以預計損失約為 30 億美元至 35 億美元,重置成本約為 50 億美元至 55 億美元。如果他們使用更好的結構重建,這可能會增加。尚未考慮其他間接影響,例如旅遊業的間接損失和文化標誌的價值。很難為這些定價——旅遊業每年直接或間接地為尼泊爾帶來約 10 億至 15 億美元的收入。因此,看看未來幾年將如何受到影響將會很有趣。
來尼泊爾旅遊的遊客經常來參觀寺廟。有多少座寺廟被毀?
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統計資料,但加德滿都和其他地方的許多石頭寺廟——Kasthamandap、Panchtale 寺廟、Dasa Avtar 寺廟、Krishna Mandir——已被摧毀或嚴重損壞。還有 Dharahara 或 Bhimsen 塔——但在 1934 年比哈爾邦的一次非常強烈的地震中也遭到破壞。
這些寺廟大多沒有加固。然而,一座國際資助的寺廟進行了抗震改造,我不知道這座寺廟的情況以及它是否倖存下來。然而,加德滿都的新建築在地震中倖存下來。
對您而言,尼泊爾最重要的故事是什麼?
死亡人數相對較低——受事件發生的時間、建築物屋頂型別以及加德滿都未直接受到地震衝擊的影響。
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的大量人口仍然處於危險之中,因為他們居住在主要建築結構為未加固混凝土的城市,並且很可能發生像這樣的重大地震?
許多地方:印度城市、中國城市以及南美洲的許多地方,例如波哥大、基多和利馬。
您認為這些國家會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並努力改善自己的城市嗎?
我希望如此!這應該對所有使用未加固磚石建造的國家敲響警鐘,讓他們採取行動。但不幸的是,這些國家通常只有在發生重大災難後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