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運動。
數十年的運動科學研究表明,當人們或動物開始新的鍛鍊計劃時,他們會變得更健康。但是,當考慮運動的好處時,大多數人都有強烈的身體偏見;他們專注於有規律的運動如何增強更多的瘦體重,幫助增強力量和平衡,或改善心臟健康。事實證明,運動對我們的大腦更為重要,而這一點常常被忽視。
以下是我們如何知道的。動物運動研究通常讓大鼠在跑步輪上跑幾周。這些動物每晚都興高采烈地奔跑,在一個晚上衝刺數英里。這些自願跑步的研究帶來了極好的健康益處——改善肌肉張力和心血管健康,以及許多大腦益處。但在一些研究中,還有一個額外的實驗條件,即一些大鼠的運動有一個關鍵的區別:它不再是自願運動。大鼠不是在獨立的跑步輪上跑,而是在機械化的輪子上跑,迫使動物跑完與自願跑步者相同的距離。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會發生什麼?當大鼠每天被迫運動數週時,它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但它們的大腦卻受到損害。經常被迫運動的動物會出現相當於焦慮症的情況,在新任務中的行為方式高度焦慮和迴避。這些動物不僅比自願跑步者更焦慮,而且也比根本沒有機會運動的動物更焦慮。是的,強迫運動可能比根本不運動更糟糕。這項工作表明瞭關於運動的健康益處的重要資訊:它不僅僅是讓我們的肌肉工作,而是運動對我們大腦的作用。當運動給我們帶來控制感、掌握感和快樂時,我們的大腦就會變得不那麼焦慮。如果我們剝奪這些,透過強迫運動,我們可以將其從有益轉變為有害。
對於我們這些自由放養的人類來說,當然也有類似於這種強迫跑步的情況,讓我們感覺自己好像身處自己的生存競爭中:我們因為航班晚點而被迫在機場奔跑,或者我們被脅迫在心臟病專科醫生的辦公室進行跑步機測試。但這不僅僅是感覺被迫;研究表明,即使是我們對運動的日常態度和期望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操縱是否將運動定義為有益(相對於僅僅是運動本身)的研究發現,將我們對運動的期望轉變為更積極的期望會顯著改善情緒,並改善一些身體健康指標,例如降低靜息血壓。我們對運動的態度甚至與壽命有關。例如,自信地認為自己比別人運動更多與更長的壽命有關,即使在考慮了實際運動行為的數量之後,這種影響仍然存在。但是,如果說人類運動研究有一個最重要的資訊,那就是運動可以顯著改善心理健康。二月份發表的一篇開創性論文研究了數百項運動訓練治療重度抑鬱症的臨床試驗。它發現,雖然服用抗抑鬱藥物有一些好處,但步行、慢跑或跳舞等運動計劃對改善心理健康的影響要大兩到三倍。
不僅僅是我們的心理會影響運動的好處,更廣泛的運動社會環境也很重要。丹麥的一項研究收集了超過 8,000 名成年人的平均每週運動習慣資訊,然後在 25 年後檢視哪些型別的運動與更長的壽命相關。雖然騎腳踏車、游泳、慢跑或去健身房等體育活動對壽命有一些好處(相對於樣本中不運動的人,壽命延長約 2.4 年),但社交運動與壽命的最大延長相關。網球和羽毛球與三倍以上的壽命益處相關,壽命延長超過八年。
當我對聽眾談論這項研究時,我經常要求他們預測哪些形式的體育活動與壽命延長的好處最大。通常存在嚴重的身體偏見;人們經常選擇騎腳踏車和慢跑作為壽命延長的贏家,因為它們對我們的關節有好處,或者它們最嚴格地訓練我們的心血管系統。我們很容易忘記運動也是為了我們的大腦,而社會聯絡對大腦健康有各種好處。對人際關係的科學研究表明,更強的社會聯絡與比經常體育鍛煉多兩倍的壽命益處有關。但我們不必將它們對立起來;社交運動結合了兩者的優點,將運動與社會聯絡聯絡起來。是的,重要的是要記住,所有形式的體育活動都提供了社會聯絡的機會。丹麥的壽命研究還表明,較慢(且強度較低)的慢跑形式與更大的壽命益處相關,這表明我們並不總是需要令人心跳加速的鍛鍊,但我們也可能邀請一位朋友一起慢跑。或者也許是一場匹克球比賽。
現代科學提醒我們重新關注古羅馬諺語“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全的身體”。與其僅僅詢問運動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不如也考慮一下它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我怎樣才能找到一種方法,將我討厭的運動習慣變成有趣的事情?在什麼條件下我的運動能給我帶來掌握感和成就感?哪種運動最能讓我感到精神上的強大和掌控感?運動是否為我提供了培養與他人重要關係的方式?
我的實驗室和其他實驗室表明,我們帶給生活挑戰和不適的心態對於塑造我們的韌性和健康至關重要。明智地進行運動,可以成為一種受歡迎的不適,它不僅可以改善我們身體的健康,還可以改善我們大腦的健康。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