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一份新的報告指出,理解語言如何演變的關鍵可能在於它們的結構,而不是詞彙。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一種借鑑了進化生物學工具某些特徵的語言學技術可以揭示一萬多年以前的古代語言的秘密。
由於詞彙變化非常快,使用詞彙來追溯語言隨時間演變的方式只能追溯到大約8000到10000年前。為了研究來自更新世(距今180萬至1萬年前的時期)的語言,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邁克爾·鄧恩和他的同事開發了一個計算機程式,該程式基於詞語之間的相互關係來分析語言。他們為兩組語言開發了一個包含125個“結構語言特徵”的資料庫,其中包括諸如子句中動詞位置之類的特徵。第一組由16種南島語組成;第二組由15種巴布亞語組成。(上面的圖片顯示了在說這兩種語言的地區的一種舷外支架帆船。它被稱為美拉尼西亞群島,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以東和澳大利亞東北部。)當研究人員使用新方法來揭示語言之間的歷史聯絡時,南島語的結果與之前基於詞彙的結果非常相似。
相比之下,基於詞彙的方法無法得出巴布亞語的結果,但這種新穎的技術卻可以。這表明這些語言以與它們之間的地理關係一致的方式相關。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羅素·格雷在隨附的評論中警告說,這項新技術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他認為,這種方法“很可能被研究其他地區語言的研究人員廣泛效仿。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世界語言的基於網路的資料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