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皿中的進化

在實驗室中,觀察傳染病如何引發新物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在 20 世紀 30 年代,遺傳學家 J.B.S. 霍爾丹解釋了為什麼鐮刀型紅細胞基因(可能導致致命性貧血)會在熱帶人群中持續存在。他認為這種突變提供了一種權衡:儘管鐮刀型細胞增加了死亡風險,但它們也使一個人感染瘧疾的可能性降低了十分之一——這在蚊蟲滋生的熱帶地區是一種福音。西班牙研究人員今年夏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道,他提出的傳染病可以驅動進化的驚人想法現在可以在實驗室中用複雜生物直接進行測試。

該團隊由西班牙國家生物技術中心的微生物學家何塞·路易斯·馬丁內斯和馬德里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阿方索·納瓦斯領導,他們使用了被稱為秀麗隱杆線蟲的微小蠕蟲,這是一種常用作實驗室模型的物種。2001 年,研究人員想檢查蠕蟲通常如何在幾分鐘內被傳染性細菌綠膿桿菌殺死。僅僅一週後,他們發現 152 個培養皿中有一個 Petri 皿擠滿了倖存者。“起初,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納瓦斯說。隨後的實驗表明,突變體不僅對細菌免疫,而且還以細菌為食。“這就像在說:‘我不僅能夠抵抗感染,我還吃掉殺手,’”納瓦斯解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