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小兒麻痺症,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充分接種小兒麻痺症疫苗的人無需過度擔憂

Poliovirus with receptors (spikes)

帶有受體(突刺)的脊髓灰質炎病毒。一種傳染病,引起小兒麻痺症(或脊髓灰質炎),透過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唾液傳播。

最近美國一系列與小兒麻痺症相關的新聞讓公眾感到疑惑:小兒麻痺症捲土重來了嗎?簡短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紐約州備受矚目的疫情爆發與不適用於普通人群的異常因素有關。在美國各地採取措施解決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率極低的地區,可以撲滅疫情,並有可能使該國恢復到無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狀態。

專家一致認為,接種疫苗的人群是對抗脊髓灰質炎的最佳防線,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疾病的技術名稱——有時會導致永久性癱瘓。幸運的是,近年來美國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率已超過 90%,大多數兒童在兩歲時已接種三劑疫苗,這符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建議。 紐約州羅克蘭縣的一名男子是近十年來美國唯一患上小兒麻痺症的人。

但公共衛生工作者隨後在紐約市以及羅克蘭縣和該州其他三個縣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到該病毒的遺傳跡象,這表明該地區可能還有其他人也受到了感染。在三個受影響的縣中,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率徘徊在 60% 左右,使未接種疫苗的居民容易受到感染。許多感染該病毒的人從未出現症狀,但仍可以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防止小兒麻痺症在社群中隱秘傳播,紐約州州長凱西·霍赫爾本月釋出了緊急宣告,將藥劑師、護理人員和助產士新增到該州授權接種疫苗的人員名單中。

現在美國流行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型別使該國根除小兒麻痺症的工作變得複雜,並反映了該國對抗該疾病的疫苗接種歷史。在 20 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裡,美國依賴於一種口服小兒麻痺症疫苗,其中包含減弱的病毒版本。口服疫苗具有成本效益、易於管理、無需針頭,並能觸發免疫反應,從而降低日後感染的風險並預防疾病。它還具有額外的益處:攜帶減弱病毒的人可能會脫落幾周,將其傳播給未接種疫苗的密切接觸者,而不會引起症狀——這是一種二次免疫形式。最終結果是擴增,這意味著一次簡單的疫苗接種可以間接免疫許多人,使其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一旦免疫力開始發揮作用。

但在零星病例中,減弱的病毒已導致疫苗接種者患上小兒麻痺症。從 1980 年到 1992 年,在美國接種 2.62 億劑口服疫苗的情況下,發生了109 例與疫苗相關的小兒麻痺症病例,平均每年約 8.4 例。作為回應,並且由於野生小兒麻痺症已在該國根除,美國在 2000 年轉而使用注射疫苗,該疫苗使用滅活病毒,並且沒有這種風險。滅活病毒疫苗可以預防小兒麻痺症本身,但不能預防病毒傳播。

在世界各地口服疫苗仍在使用的地區,減弱的病毒可能會超出直接接觸者的二次免疫範圍傳播,並在未接種疫苗或疫苗接種不足的人群中傳播。當病毒這樣做時,它會積累突變,並最終以引起症狀的形式出現,稱為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未接種疫苗的人如果接觸到這種重新活躍的病原體,就容易患上麻痺性疾病,羅克蘭病例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如果旅行者在其他地方感染了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並將其帶回美國,則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可能會在美國出現。接種疫苗的人仍然可以免受疫苗衍生或野生病毒引起的麻痺性小兒麻痺症的侵害。

兩週前,美國獲得了一個令人懷疑的稱號,加入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疫苗衍生迴圈脊髓灰質炎病毒國家名單。羅克蘭縣的單例小兒麻痺症病例,以及在廢水中檢測到疫苗衍生病毒,使該國在該名單上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深入瞭解紐約和美國其他地區小兒麻痺症的現狀,《大眾科學》採訪了傳染病專家。他們提供了關於誰有風險、誰可能需要加強針、為什麼疫苗接種是對抗小兒麻痺症的最重要預防措施以及疫苗衍生和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有何不同的關鍵資訊。

紐約的小兒麻痺症病例,以及在該地區廢水中檢測到該病毒,聽起來意義重大。現在美國人有患麻痺性小兒麻痺症的風險嗎?

如果您接種了疫苗,就不會有風險。“這是一件不幸的事件,因為它完全可以預防,”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兒科傳染病科主任、兒科傳染病醫生伊馮·馬爾多納多說。

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小兒麻痺症與疫苗接種無關。根據 CDC 的資料,自 1979 年以來,美國境內未發生過涉及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病例,並且自1993 年以來,該國根本沒有發生過與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相關的病例。“我們知道它已經消失了,因為我們已經尋找過它,但沒有找到,”馬爾多納多說。

得益於數十年來成功的疫苗接種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球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病例從 1988 年的數十萬例下降到2021 年的僅 6 例。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的目標觸手可及,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野生病毒仍然存在)的地緣政治阻礙了這一重要的公共衛生目標。這兩個國家在 2022 年迄今已報告了 21 例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病例。

許多父母在 COVID 大流行的頭一兩年沒有帶孩子去看兒科醫生進行常規健康檢查,這引發了人們對疫苗接種率下滑的擔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傳染病醫生兼高階學者阿梅什·阿達利亞說,紐約的緊急宣告擴大了獲得小兒麻痺症疫苗的途徑,因此可能有助於阻止這種下滑。阿達利亞說,除了提高公眾意識外,該宣告“允許聯合衛生專業人員進行廣泛的執業範圍,以便能夠為個人接種疫苗”。

對於美國的大多數人來說,即使在紐約,感染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風險也很低。馬爾多納多說,前往該州旅行是安全的。脊髓灰質炎病毒主要透過不知不覺地攝入糞便物質傳播——因此,除了充分接種疫苗外,“正常的洗手和正常的衛生措施真的可以保護您的安全,”她說。

風險是否隨年齡而變化?

馬爾多納多和阿達利亞說,青少年或更大年齡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的人往往比嬰兒的情況更糟,這也是儘早接種疫苗並在適當位置獲得保護的另一個原因。CDC 兒童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時間表要求在 18 個月大之前接種三劑疫苗,並在兒童入幼兒園前後接種最後一劑。

人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接種了疫苗?

馬爾多納多說,美國的大多數人都接種了小兒麻痺症疫苗,但由於該國缺乏國家追蹤系統,幾十年前的記錄可能很難找到。她說,擔心的人應該諮詢他們的醫生。

根據CDC 的資料,截至 2016 年,92.5% 的兒童在 24 個月大時已接種了建議的三劑小兒麻痺症疫苗。這是所有列出的兒童疫苗中接種率最高的。根據 CDC 對 2009 年和 2010 年收集的資料進行的分析,高達97% 的美國居民擁有針對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抗體。這一發現在幾十年前小時候接種過口服疫苗的人群子集中也成立。按照這些比率,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將在該國大部分地區遇到免疫牆。

然而,紐約州的羅克蘭縣是例外之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該社群活躍的反疫苗運動,其兩歲兒童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率為 60.3%,在該州排名倒數第三。馬爾多納多說,在這一水平上,“當人們放棄疫苗接種工作時,您就會開始看到會發生什麼”。“我們是我們自己成功的受害者,因為人們認為他們不再需要擔心了。”

小兒麻痺症疫苗的有效性如何?

接種滅活病毒疫苗的人可能會感染病毒並將病毒傳播給他人,但不會出現症狀。與滅活病毒疫苗相比,接種減弱形式的疫苗會引發更強的免疫反應,從而降低日後病毒暴露的傳播風險。兩種疫苗都按照相似的時間表接種,並且對症疾病都非常有效。CDC 表示,在成人中,三劑系列滅活病毒疫苗的有效率為 99% 到 100%——兒童也會接種第四劑。馬爾多納多說,由於兒童和成人的免疫反應不同,注射次數因年齡而異。

小兒麻痺症疫苗有多安全?

馬爾多納多說,目前在美國接種的疫苗,即注射用滅活病毒,“已經使用了 60 多年,而且非常安全”。“風險是可逆的,我什至想不到有什麼風險因素,除了注射部位的疼痛。”

幾十年前接種疫苗的人需要加強小兒麻痺症疫苗嗎?

“我不會擔心,”馬爾多納多說。“我們沒有看到[接種過疫苗的]人出現癱瘓,即使他們年紀大了。疫苗對疾病的防護作用非常顯著。”

一些專家確實建議紐約州高風險職業的居民(例如醫療保健和廢水處理工人)接種加強針。阿達利亞說,“我們通常只向前往阿富汗和葉門等國家的旅客額外接種加強針,因為人們擔心脊髓灰質炎病毒可能正在這些國家傳播。”

CDC 指出,有小兒麻痺症高風險暴露的成年人可以接受一劑“終生”滅活小兒麻痺症疫苗加強針。該機構列出了一些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國家,這些國家的旅行需要加強針。

我如何找到有關我居住地的小兒麻痺症風險或疫苗接種水平的資訊?

一些州衛生部門公佈了各縣的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率,這可以表明該地區小兒麻痺症免疫牆的堅固程度。大多數地方公共衛生部門沒有釋出關於小兒麻痺症病例的資訊——因為根本沒有病例。

紐約正在繼續監測廢水樣本中的脊髓灰質炎病毒。但市政當局通常不會這樣做。

阿達利亞說,“解決方案非常簡單:為人們接種疫苗”。他說,在反疫苗活動家降低疫苗接種率的地方,“那裡也將是小兒麻痺症成功的地方”。“凡是他們成功的地方,瘟疫和疾病就會隨之而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