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肅立!北極熊俱樂部的科學

勇敢的游泳者為在異常溫暖的大西洋中進行新年暢遊做準備

元旦剛過午夜,世界各地的人們將以響亮的噪音和砰砰作響的香檳塞聲迎接新年。但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科尼島海灘的元旦,空氣中將充滿牙齒打顫的聲音,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準備在儀式性的冬季浸入大西洋。

該活動由科尼島北極熊俱樂部組織,這是一個由忠誠的公開水域游泳者組成的團體,他們勇敢地在每年十一月至四月的每個星期天挑戰麻木的海洋。他們的新年暢遊是俱樂部最大的活動,也是紐約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自 1903 年俱樂部成立以來,其受歡迎程度穩步增長。

俱樂部主席兼會員丹尼斯·托馬斯表示,據估計,2014 年有 2000 名游泳者參加,約有 6000 至 7000 名觀眾觀看。[影片:運動訓練中應對寒冷和炎熱天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您不必成為俱樂部會員即可參加元旦暢遊。歡迎新來者,只要他們簽署棄權書即可,儘管俱樂部在其網站上建議人們在嘗試冬季游泳前諮詢醫生。

縱身一躍
托馬斯將暢遊的準備要求描述為“嚴格”——參與者必須能夠穿上泳衣。也許還需要潛水鞋或手套,以提供額外的四肢保護。托馬斯說,目標不是讓人受苦,而是讓人們在冰冷的水中儘可能長時間地享受樂趣。托馬斯在俱樂部成員中被非正式地稱為“冰凍先生”。

今年,該活動將受益於異常溫暖的冬季,來自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衛星資料顯示,12 月科尼島附近的平均水面溫度約為 48 華氏度(8.9 攝氏度)。托馬斯告訴《Live Science》,這比往年溫暖得多,往年的水溫通常在 35 華氏度左右(1.6 攝氏度)。

然而,45 華氏度仍然遠低於大多數人認為舒適的溫度。《紅十字會游泳和水上安全手冊》建議游泳課程的水溫在 83 至 86 華氏度(28 至 30 攝氏度)之間。

托馬斯估計,大多數元旦參與者在水中停留的平均時間為 2 或 3 分鐘,儘管更習慣寒冷的北極熊俱樂部成員會在水中停留約 10 分鐘,“無論溫度如何”,他說。

全身都在顫抖
紐約人本·沃爾夫說,成功暢遊的關鍵在於多活動,他參加過十幾次元旦暢遊。他估計自己平均在水中停留 7 到 10 分鐘,並表示每年他都必須讓自己為最初的寒冷衝擊做好準備,這會導致腿部劇烈的刺痛感,“就像成千上萬根針”,他這樣描述。

“你只需要為此做好準備,並且知道每年都會發生這種情況,每年都會感到不舒服,而且每年你都會說,‘好吧,我去年做到了!’”沃爾夫告訴《Live Science》。

但即使是最忠誠的北極熊俱樂部成員也只是人,與其他適應在寒冷海水中游泳的動物相比,非常有限。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海洋巨頭專案主任霍華德·羅森鮑姆告訴《Live Science》,對於許多海洋哺乳動物物種來說,一層厚厚的脂肪,即鯨脂,是它們抵禦寒冷的首要防禦手段。鯨脂既可以作為絕緣體,也可以作為能量來源。

一些動物,如海豹和海獺,有兩層濃密的皮毛——一層厚厚的底層絨毛和一層覆蓋的長保護毛。這些透過在皮膚附近捕獲空氣層來隔離動物,幫助海洋生物保持熱量,羅森鮑姆說。缺乏鯨脂的南方海獺的皮毛特別濃密,每平方英寸(6.5 平方釐米)約有 100 萬根毛髮,比任何其他已知動物都多。

弗吉尼亞大學生物學家兼研究教授 G·卡爾頓·雷告訴《Live Science》,體內熱交換和代謝調整也有助於海洋動物調節體溫。他說,這些過程與鯨脂或皮毛等絕緣因素協同作用,幫助動物保持溫暖或降溫。[圖片庫:威德爾海豹在巨型冰山中生存]

直接潛入
雷是最早使用水肺潛水研究極地環境中海洋動物的科學家之一,他不僅觀察到哺乳動物在寒冷海水中採用的生物適應性,而且還親身體驗了長時間浸泡在這些水域中。

雷告訴《Live Science》,在進行研究時,他穿著由氯丁橡膠製成的溼式潛水服,厚度約為四分之一英寸(0.64 釐米)。在南極洲附近研究威德爾海豹時,他和他的同事可以在幾英尺厚的地表冰下的水中待長達一個小時,然後不得不出來暖身。雷回憶說,有一次潛水上升時,他的調節器的部分部件凍住了,他不得不與一隻好奇的海豹爭奪冰面上的共享呼吸孔,而他的同事跑去拿相機。

雷補充說,在如此寒冷的水中游泳會帶來很高的能量消耗,他估計他和另一位潛水員每天消耗約 5000 卡路里

科尼島元旦的情況應該不那麼極端,但仍然強烈而令人振奮——而這正是吸引人們參加北極熊俱樂部暢遊的原因,托馬斯說。

“在紐約市,這是一個有點壓力的城市,對吧?”托馬斯說。“停車、租金、地鐵、工作以及我們所有的壓力。一旦你進入水中,你就根本無法想到這些事情。我保證。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真的很令人耳目一新。”

科尼島活動是免費的,但俱樂部建議參與者向陽光營捐款,這是一個為患有威脅生命的疾病的兒童提供的全年休養所,北極熊俱樂部自 2007 年以來一直支援該營地。

原始文章刊登於 Live Science

版權所有 2015 年 LiveScience,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Mindy Weisberger 是一位科學作家,報道生物學、古生物學、氣候變化和太空。她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電影,並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十多年,製作、撰寫和導演媒體,創作了關於恐龍、天體物理學、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影片,這些影片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科學中心展出。她的著作《殭屍蟲的崛起:寄生性精神控制的驚人科學》將於 2025 年春季由霍普金斯出版社出版。

更多作者:Mindy Weisberger

LiveScience 是當今最大、最值得信賴的科普網站之一,報道影響您和更廣闊世界的最新發現、突破性研究和引人入勝的突破。

更多來源: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