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凱特·凱蘭德
倫敦(路透社) - 歐洲的移民危機正在迫使新型心理療法的發展,這些療法超越了現有療法,以幫助受害者應對的不是單一的創傷事件,而是多重創傷,如強姦、戰爭和酷刑。
同行評議科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在逃離敘利亞、阿富汗和其他飽受戰爭蹂躪地區的成千上萬民眾中,可能有相當多的人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包括複雜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創傷後應激障礙困擾患者,使其出現閃回和驚恐發作,並可能導致他們失眠、情緒不穩定,且更難在新家中安定下來。
專家表示,在穩定、資金充足的環境中,為單一事件創傷受害者(如退伍軍人或車禍倖存者)設計的主流療法,無法有效解決這場移民精神健康危機。
因此,歐洲的治療師正在磨練他們在相對較新的、以難民為中心的心理技術方面的技能,例如敘事暴露療法和跨文化心理療法。
義大利心理治療師奧雷利亞·巴比耶裡是歐洲前線為數不多的志願精神健康專家之一。
她在西西里島的臨時抵達營地與慈善機構無國界醫生組織 (MSF) 合作,為經過數月或數年逃離沙漠、穿越利比亞、跨越海洋抵達的移民提供她所謂的“心理急救”。
她在電話採訪中說:“他們經常說自己曾被監禁、整天捱打、遭到槍擊或被沸水燙傷。他們像野獸一樣被對待。”
可怕的閃回
根據 11 月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在德國德累斯頓接受醫生評估的 23 名難民中,幾乎一半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
無國界醫生組織表示,在西西里島的拉古薩省,篩查顯示,在有精神健康影響的人中,幾乎 40% 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 巴比耶裡說:“他們有可怕的閃回。他們認為自己要瘋了。我希望做的首先是傾聽。當他們感到自己身處安全之地時,他們就可以開始談論他們的創傷。”
英國慈善機構海倫·班伯基金會的專家表示,一些難民失去了信任或建立積極關係的能力,該基金會為侵犯人權行為的倖存者提供支援。
牛津大學難民精神健康專家米娜·法澤爾說,這使得治療更加困難,但如果難民要獲得新生活的機會,以及他們的東道國要成功地接納他們,治療也更加關鍵。
2005 年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一篇綜述,對 20 項針對重新安置在西方國家的 7,000 名難民的精神疾病的研究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患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可能性大約是普通人群的 10 倍。 結論是:“可能成千上萬重新安置在西方國家的難民和前難民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
雖然難民並非新現象,但心理學家大約在過去十年才開始專門為他們改進方法,部分原因是國際社會的應對重點是食物、衣物和住所等需求。
敘事暴露
對一種專門針對難民的心理療法(稱為敘事暴露療法 (NET))的研究表明,它可以產生快速而有意義的結果。
由於在治療難民時時間至關重要,難民通常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很長時間,因此 NET(最初由德國研究人員弗蘭克·諾伊納、瑪吉·紹爾和托馬斯·埃爾伯特在 10 年前設計)專門為多重創傷受害者開發,旨在在難民營環境中實施。
這種治療通常分六次進行,每次約一小時,重點是清楚地記錄所遭受的暴行。
一項針對 43 名蘇丹難民的臨床試驗旨在檢驗 NET 的有效性,比較了接受四次 NET 療程的患者、接受四次支援性諮詢療程的患者以及接受一次另一種已確立的心理療法(稱為心理教育)療程的患者的結果。
一年後,只有 29% 的 NET 患者仍然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而諮詢患者和心理教育組的患者分別為 79% 和 80%。
鼓勵患者按時間順序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最好是在按時間順序的框架內。
海倫·班伯基金會治療服務主管凱蒂·羅布揚特說,透過在連貫的歷史敘事中將自己情感地暴露於創傷記憶,NET 幫助難民“將他們經歷的創傷錨定在時間和背景中”,並克服閃回,該基金會使用了這項技術。
她告訴路透社:“你會了解到你不必害怕你的記憶。”
羅布揚特說,在過去一年中,該基金會大約有 30 到 35 名患者接受了 NET 治療。 她的基金會是倫敦的五個專業創傷服務機構之一,所有機構都對許多多重創傷 PTSD 患者使用 NET。
本報道中提到的所有組織均不允許路透社採訪正在接受治療的難民,理由是擔心患者的隱私和福利。
也很難衡量所述治療方法的成本,因為這些治療方法通常由在慈善機構志願工作的治療師實施。
疏離感、焦慮
其他專家更喜歡不同的方法,利用他們自己作為難民的經歷,現在在新國家定居和工作,以幫助其他人應對他們的創傷。
在倫敦北部一家舊鋼琴廠,那裡已成為難民治療中心,一位 44 歲的敘利亞男子焦躁不安地絞著雙手,眼神絕望地講述著自己被監禁和遭受酷刑的經歷。 他的妻子說,他晚上哭醒,無法工作,當人們在街上發表評論時,他會變得憤怒且難以預測。
他不想透露自己的姓名,也不想透露獄卒對他做了什麼,但他希望中心的工作人員能夠提供幫助。
這裡的治療師使用 14 種語言(包括阿拉伯語、波斯語、法語、西班牙語和土耳其語)工作,以幫助像這位敘利亞難民這樣的患者處理文化疏離感、社會孤立、焦慮和抑鬱等問題。
該中心的臨床主任艾達·阿拉亞里安不使用 NET,她說她更喜歡避免讓她的患者暴露於痛苦的記憶,而是希望專注於克服當前的恐懼和焦慮。 她說,她認為跨文化心理療法這種技術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該療法起源於 20 世紀 70 年代跨文化精神病學的發展,在過去十年中得到改進,重點關注難民。 阿拉亞里安說,它的目的是重建心理韌性,並且與目前來到歐洲的移民,特別是年輕人相關。
她說:“對於我們來說,引入那些在心理上遭受痛苦但不願意尋求心理幫助的年輕難民非常重要。”
在過去一年中,該中心(部分由慈善捐款資助,部分由地方政府撥款資助)每週接待約 50 名患者。 她說,大約 90% 的患者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
治療沒有明確的持續時間。 治療師使用精神分析技術來處理過去的經歷,但重點是提供文化支援,包括關於學校、住房和就業的建議,以幫助移民適應、解決當前的困難並重建信心和自尊,而不是記錄過去的創傷。
“冰山一角”
無論首選哪種方法,毫無疑問需求量都很大。
聯合國難民署 (UNHCR) 表示,截至 2014 年底,全球近 5950 萬人流離失所,高於 2013 年的 5120 萬人。 聯合國認為湧入歐洲的難民潮不會緩解,並表示目前每天 8,000 名抵達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一些健康專家認為,雖然心理急救可能是可取的,但難民往往有更緊迫的需求,例如食物、衣物、住所、安全和獲得正義的機會。
羅布揚特同意基本緊急需求是第一位的,但她說:“我們這裡談論的是有非常嚴重精神健康問題的人,這些人無論如何都會發現更難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此外,對於那些有自殺傾向的人來說,解決他們的精神健康問題可能與解決他們對食物和住所的需求一樣是生死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