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悄然宣佈計劃啟動一項耗資10億歐元(約合11.3億美元)的專案,以推動一系列量子技術的發展,包括安全的通訊網路、超精密的重力感測器和時鐘。
該計劃將於2018年啟動,在規模、時間跨度和雄心上都將與現有的兩個歐洲旗艦專案——歷時十年的石墨烯旗艦專案和人腦專案類似。委員會發言人納塔莉·範迪斯塔特告訴《自然》雜誌,雖然具體形式尚未決定。資金將來自包括委員會在內的各種來源,以及其他歐洲和國家資助者,她補充道。
德國烏爾姆大學和斯圖加特大學綜合量子科學與技術中心負責人托馬索·卡拉爾科表示,委員會很可能在資助該旗艦專案中發揮“重要作用”。他是該計劃背後藍圖的共同作者,該藍圖於3月份釋出,名為《量子宣言》。卡拉爾科表示,世界各國都在投資這些技術。如果沒有這樣的倡議,歐洲可能會淪為二流角色。他說:“現在真的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4月19日,委員會正式宣佈支援該倡議的意向。令人困惑的是,該專案被納入啟動名為歐洲開放科學雲的雲計算門戶的計劃中,儘管量子專案的範圍將遠遠超出計算領域。(在同一公告中,委員會表示將在2020年前為雲計算計劃投入20億歐元)。
量子熱潮
一些著名的美國公司已經在投資量子計算,而中國科學家正接近完成一條2000公里長的量子通訊鏈路——世界上最長的鏈路——以便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安全地傳送資訊。
在歐洲,預計該旗艦專案將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委員會稱之為“第二次量子革命”的一部分(第一次是揭示量子領域的規則,從而發明了雷射器和電晶體等裝置)。
該計劃將包括對相對接近市場的系統的支援,例如量子通訊網路、超靈敏相機和量子模擬器,這些模擬器可以幫助設計新材料。它還將著眼於更長遠的目標,推動更具未來感的願景,例如通用量子計算機和可以安裝在手機中的高精度感測器。
卡拉爾科表示,成功的衡量標準將是該旗艦專案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促進了工業界對這些技術的採用,並在該領域播下了投資的種子。“如果這沒有發生,那將是一個失敗。但每個人都非常有信心它會成功,”他說。
義大利都靈國家計量研究所的量子物理學家馬可·傑諾維斯指出,歐盟幾個成員國已經存在量子技術專案,例如英國量子技術計劃和荷蘭的QuTech計劃。但他表示,為了在不久的將來達到商業水平,歐盟範圍內的倡議至關重要。“目前,歐盟工業界的參與仍然很少,”他說。
悄然誕生
歐洲的石墨烯和人腦專案旗艦專案在經過多年的競爭後,於2013年大張旗鼓地宣佈,但最新的倡議誕生得要安靜得多。卡拉爾科表示,該倡議是在委員會與一群研究人員之間進行了18個月的對話後推動的,這些研究人員應委員會的要求制定了宣言。
並非所有人都對委員會的新做法感到滿意。柏林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漢斯·萊拉赫指出,一個圍繞量子資訊科技的更狹隘但類似的提案,名為“超越極限的資訊通訊技術”,曾被考慮過,但在2013年的旗艦專案競爭中未能入圍。
“我發現非常令人驚訝的是,一個在上一次旗艦專案競爭的第一輪中已經被淘汰的專案,竟然直接被宣佈為一個新的旗艦專案,而沒有任何形式的不同想法和概念之間的競爭,”他說。他認為,來自2013年競爭中未成功的入圍提案——例如他自己的,旨在利用資料和資訊科技來改善醫療保健——也應該在這次得到考慮。
傑諾維斯警告說,新專案必須小心避免現有巨型旗艦專案所面臨的問題,包括管理不善和偏離方向的指責。“旗艦專案的建設必須透過自下而上的方式,讓所有在該領域做出過真正重大貢獻的主要研究小組參與進來,並且應該避免權力集中,”他說。
委員會將在5月17日至18日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歐洲量子會議上宣佈有關該倡議的更多細節,屆時該宣言也將正式釋出。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4月20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