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可能與中國在空間站方面合作

一項計劃正在醞釀中,旨在讓中國和歐洲合作建立一個可能在2020年投入使用的空間站

官員們表示,中國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建立一個大型載人空間站,最新的報告表明,這個前哨站不僅可以接待中國宇航員,還可以接待歐洲航天員。

一項計劃正在醞釀中,旨在讓中國和歐洲在這個專案上進行合作,該專案可能會看到歐洲航天局(ESA)為空間站建造技術,包括交會對接系統,以換取其宇航員訪問該設施的機會。

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使空間站投入執行。空間站和中國的載人飛船神舟號都可以使用歐空局的國際對接停泊機構(IBDM),因為中國此前一直使用的俄羅斯系統存在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中國的神舟號和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一個已經在軌道上的測試模組,使用了俄羅斯的Androgynous Peripheral Attach System(APAS)的改進版本。 APAS是為1975年阿波羅-聯盟號測試專案開發的,並在國際空間站(ISS)上使用。[中國首個空間站如何運作(資訊圖)]

 

彈開

2011年11月,一艘無人神舟飛船首次與天宮一號對接,有人說,對接機構的工作方式並不完全如計劃的那樣。

 歐空局人類航天顧問鮑勃·切森告訴SPACE.com:“它最初是彈開的。” “基本上,他們必須將這個[神舟]東西撞進去,他們非常擔心,如果你像那樣組裝一個空間站,你基本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結構斷裂力學問題,諸如此類的事情。”

神舟飛船不夠重,無法正確啟用APAS對接系統,切森說,所以它必須被強行撞擊才能建立連線。

切森與歐空局局長讓-雅克·多丹一起前往北京,並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進行了會談。

切森說:“我們的局長已經發出了一些聲音,表示他希望我們參與[中國空間站計劃]。” “中國人,我們邀請他們過來並向他們展示了[IBDM],他們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們正在使用改進的APAS系統。”

為了討論IBDM系統是否更適合中國空間站,歐空局官員贊助了一個工作研討會,與中國航天官員合作,切森說。

切森一直是德國出生的前宇航員、歐空局人類航天飛行理事會和運營主管托馬斯·賴特的資深顧問。他最近在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劍橋分會的一次演講中談到了與中國的合作。

 

對接基礎知識

IBDM系統允許不同國家的航天器相互對接和停靠,儘管它們的設計不同。

最初由歐空局和NASA為X-38計劃開發的,這是一個原型載人太空梭,於2002年取消。X-38,也稱為乘員救援飛行器(CRV),本可以使七人國際空間站乘員逃離空間站。

當X-38計劃結束後,美國航天局結束了其在IBDM中的參與。現在,IBDM將成為歐空局-中國合作的一部分,因為交會對接是切森為這兩個機構之間的合作設立的三個工作組之一。另外兩個工作組側重於宇航員培訓以及有效載荷設施和實驗的交流。

切森說:“去年11月,我們接待了來自中國宇航員訓練中心的代表團,他們在德國科隆的歐洲宇航員中心(EAC)待了一週,我們向他們解釋了我們的培訓計劃是如何運作的。”

在此次訪問之前,2012年10月8日,中國載人航天局局長王兆耀和中國首位女宇航員劉洋訪問了多丹在歐空局巴黎總部。楊參與了2012年與天宮一號對接的神舟九號任務。

切森說,在這兩次訪問之後,一個由歐空局宇航員和培訓人員組成的代表團將於4月前往北京,瞭解中國人如何培訓他們的乘員。

學習中文

隨著這種關係的不斷發展,歐空局現在在EAC為其宇航員提供中文入門課程。

比利時出生的宇航員、歐空局宇航員隊負責人弗蘭克·德溫內向SPACE.com證實,宇航員交流計劃正在進行中。但是:“尚未就歐洲宇航員乘坐特定神舟飛船進行潛在飛行進行討論,”他說。

聯合宇航員培訓、中文課程以及切森的第三個工作組,即有效載荷設施和實驗的交流,都指向了歐空局宇航員未來在中國航天器上執行任務的準備工作。切森說,歐空局正在“認真考慮”為未來的天宮任務提供實驗。

德溫內告訴SPACE.com,歐洲在天宮任務或未來中國空間站上進行的實驗將“取決於歐空局成員國的決定以及中國的意願”。

實驗交流可能會導致中國科學由歐空局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目前,尚未確定任何具體的實驗,”德溫內解釋說,任何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中國實驗“都必須首先與國際空間站合作伙伴討論”。

自1990年代以來,歐空局在地球觀測方面與中國有著合作歷史,最近,在龍計劃下——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進行的歐空局-中國地球觀測聯合計劃。

當歐空局在推進與中國的合作時,根據國會的指令,NASA被禁止與中國或任何中國擁有的公司進行雙邊合作活動。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一家 TechMediaNetwork 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