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恩託託山海拔 10,500 英尺,是該國最受尊敬的宗教聖地之一,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山頂俯瞰山下廣闊的首都,人們不禁感受到埃塞俄比亞歷史的沉重負擔和未來充滿希望的景象。
自 1887 年建都以來,亞的斯亞貝巴(阿姆哈拉語意為“新花”)的形成受到了內外部力量的雙重影響。這些力量包括長達 16 年的破壞性內戰和共產主義暴政、多次外國入侵,以及反覆出現的乾旱、洪水和饑荒,這些災害自 1970 年以來已導致超過一百萬人死亡。
如今,自上次政府被推翻 24 年,自上次嚴重饑荒 30 年以來,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正享受著相對的和平與繁榮。這些條件幫助亞的斯亞貝巴崛起為與約翰內斯堡、內羅畢和阿克拉並駕齊驅的非洲政治和經濟超級中心之一。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然而,與許多撒哈拉以南鄰國不同,後者為了經濟增長而不惜犧牲環境保護,衣索比亞已經啟動了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綠色增長和氣候減緩計劃之一。
此前從未有人嘗試過這樣的計劃,更不用說在世界上最大的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沒有其他非洲國家像衣索比亞那樣開始做出如此程度的減排承諾,”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衣索比亞國家主任羅伯特·穆基紮在最近於亞的斯亞貝巴進行的電話採訪中表示。他的組織正在與政府合作,幫助實施可持續發展計劃,包括衣索比亞增長與轉型計劃的要素。
衣索比亞氣候議程的藍圖由政府於 2011 年起草,目前正在社會各階層實施——從中部高地的牧民村莊到亞的斯亞貝巴的交通走廊——它體現在一份名為“氣候適應型綠色經濟戰略”(CRGE)的 15 頁檔案中。
CRGE 不僅僅是一項排放計劃,更是一項多管齊下的發展計劃,它承諾在未來 15 年內將衣索比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在每年 1.45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還將該國從世界最貧窮國家之列提升至到 2025 年實現中等收入國家地位。
挑戰是巨大的,成本是天文數字的,失敗也是一種明顯的可能性。
通往低碳非洲的道路?
考慮到衣索比亞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 198 個國家中排名第 186 位,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的估計,其約 9400 萬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 1.25 美元。
圖片來源:氣候導報
但是,沒有人,尤其是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會屈服於傳統的觀點,即衣索比亞實現氣候安全的唯一途徑是透過外國援助機構和非政府組織。
事實上,這裡的官員們常常引用已故總理梅萊斯·澤納維的話,來論證相反的觀點。2009 年,他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告訴與會代表,衣索比亞不會袖手旁觀,任由西方國家制定和實施解決世界最緊迫環境問題的戰略。
“非洲是未來的大陸;它註定將成為 21 世紀的增長極,”澤納維宣稱。
“因此,我們來到這裡不是作為過去的受害者,”他補充說,“而是作為未來的利益攸關者,跨越各大洲進行合作,以便我們能夠共同為我們所有人建設一個更美好、更公平的未來……非洲是一片綠色的田野,它能夠並且想要規劃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一條非碳密集型的道路。”
現在,衣索比亞正面臨對其氣候承諾的早期關鍵考驗,因為它正準備對 2020 年及以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施具有約束力的上限。
這些措施在衣索比亞六月提交給聯合國的擬議排放目標中有所闡述,並將成為十二月在巴黎舉行的下一輪聯合國氣候談判的焦點。
巴黎會議將不同於以往的聯合國大會,最顯著的是,像衣索比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將首次不得不承擔起解決氣候變化的責任,並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多邊戰略。
認為貧窮國家,尤其是在非洲的貧窮國家,無法幫助解決世界環境問題的觀念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期望像衣索比亞這樣的國家,擁有非洲大陸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能夠並且將會制定一項計劃,以確保自身的氣候安全,同時為其鄰國樹立榜樣。
城市蓬勃發展,但排放量也隨之增加
對於衣索比亞,尤其是亞的斯亞貝巴來說,風險很高,因為該市蓬勃發展的工業、交通運輸和建築行業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潛在上升的來源。
根據政府估計,如今,這三個行業僅佔衣索比亞溫室氣體總量的 2000 萬噸,約佔 13.4%。相比之下,該國農業和林業部門的排放量為 1.3 億噸,是按體積計算的前兩大溫室氣體排放源。
但與非洲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一樣,快速的城市化正在改變衣索比亞的排放概況。
“城市增長是一個主要問題,即使在過去人口較少以及建築業繁榮之前,亞的斯亞貝巴市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也面臨著挑戰,”氣候與發展知識網路的顧問羅比·雷達說道,他曾與衣索比亞官員合作制定國家減排戰略。
那是因為就實際增長而言,亞的斯亞貝巴是現在推動衣索比亞發展的引擎。最近的預測表明,到 2020 年,該地區的人口將增加一倍以上,從 340 萬人增加到 800 萬人,而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裡,年經濟增長率已達到兩位數,亞的斯亞貝巴的廣大地區已從簡陋小屋變成了高樓大廈。
在其中一個新開發專案中,一家五星級麗笙酒店內,德薩萊尼·梅斯芬解釋了衣索比亞打算如何在保持經濟引擎高速運轉的同時,將其碳排放量控制在不超過 1.45 億噸,或者說比該國在一切照舊的增長情景下排放的量減少約 64%。
利用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和回收能源
梅斯芬曾任衣索比亞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在那裡他幫助制定了 CRGE。他現在是一名顧問,致力於將生態原則應用於發展,即“生態經濟”。
梅斯芬表示,對於亞的斯亞貝巴來說,綠色增長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將該市欠發達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轉變為 21 世紀的技術、能源效率和供應鏈創新中心。
該戰略包括新公司競相為非洲蓬勃發展的計算機、IT 和醫療領域提供服務,同時還採用基於生態系統的工業區劃,從而使一家公司的廢物成為另一家公司的原材料。與固體廢物處理相關的汙染目前佔該市所有排放量的 13%。
例如,皮革鞣革廠的廢水可以經過處理並轉化為附近製造商的工藝用水,或者水泥窯產生的廢熱可以回收並用於熱電聯產電廠。
“透過這種方式,就有可能超越西方歷史發展模式,解決貴國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梅斯芬解釋道。
遷入衣索比亞新生態工業園區的公司也將獲得 100% 無碳能源,其中大部分來自像在蘇丹邊境附近的青尼羅河上正在建設的 6000 兆瓦大衣索比亞復興大壩這樣的電廠。這個耗資 50 億美元的水電專案預計將於 2017 年投入運營,將為亞的斯亞貝巴和其他政府已將發展納入快車道且收入預計增長最快的地區提供基荷電力。
第二個大型水電專案,位於衣索比亞西南部奧莫河上的 1870 兆瓦吉爾吉爾·吉貝三號大壩,已於上個月開始首次發電。
官員們表示,來自這兩個水電站的過剩電力,以及來自衣索比亞新風電場和地熱電站的數百兆瓦可再生能源,將在國內和鄰國出售,進一步推動衣索比亞的綠色增長議程。
一個“最不發達國家”試圖設定高標準
事實上,這裡的一些人認為,衣索比亞的氣候戰略部分源於保護該國免受氣候變化危害的願望。該戰略同等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衣索比亞透過利用區域和國際碳市場來籌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衣索比亞不會說,‘只有發達國家採取行動,我才會採取行動,’”梅斯芬說。“根據[CRGE]戰略,衣索比亞表示,‘我將採取行動,因為機會就在這裡,現在。’這就是為什麼即使作為一個最不發達國家,它也設定了高標準。”
“我們不相信綠色經濟與經濟的其他部分是分離的,”他說。“衣索比亞相信一種相互支援且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戰略。不能將國家分開,一部分用於減緩氣候變化,一部分用於經濟發展。兩者必須同時存在。”
在關鍵方面,衣索比亞的發展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中國的增長模式,包括堅持強有力的中央計劃和對基礎設施專案(如大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大規模投資,旨在滿足社會、環境和經濟優先事項。
在亞的斯亞貝巴,這種做法的最大體現是一條高架的混凝土和鋼軌帶蜿蜒穿過城市,並在梅斯克爾廣場匯合,梅斯克爾廣場是亞的斯亞貝巴最大的露天市場,也是節日、公共活動和偶爾示威活動的聚集地。
該上部結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個現代輕軌交通 (LRT) 系統,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與衣索比亞鐵路公司合作建造,耗資 4.75 億美元。這條電力驅動的鐵路線,85% 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融資,已於上個月開始沿著 10.5 英里長的軌道運載乘客,連線該市北部和南部郊區與市中心。一條東西線,長度近 11 英里,預計將於本月開始運營。
輕軌正在改變髒亂的交通
專家預測,輕軌將有助於取代數千輛舊機動車,包括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卡車、計程車和公共汽車,這些車輛每年向城市空氣中排放約 140 萬噸二氧化碳。根據亞的斯亞貝巴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在世界資源研究所和 EchnoServe Consulting PLC 的支援下最近完成的溫室氣體清單,這些車輛佔亞的斯亞貝巴碳足跡的 29%。
吉夫蒂·納迪是一位常駐衣索比亞的 C40 顧問,C40 是全球城市集體,致力於在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她說,亞的斯亞貝巴的公共交通系統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國有公共汽車和 4000 多輛豐田計程車廂式貨車(稱為“小巴”),這些小巴在既定路線上行駛,價格足夠便宜,普通市民可以使用。
現在,官員們正在尋找新的戰略,以減少尾氣排放,同時幫助提高出行便利性。“對於亞的斯亞貝巴來說,車輛,尤其是舊車輛,是造成交通擁堵和汙染的真正來源,”納迪說。
輕軌還將有助於在鐵路線沿線和其它指定走廊的社群內實現以交通為導向的發展。衣索比亞城市發展、住房和建設部與市政府官員合作,已啟動在該市完成近 25 萬套新住房單元的建設,其中大部分是公寓樓,這些公寓樓正在市中心和周圍的山坡社群拔地而起。預計新住房將緩解成千上萬市民的日常通勤,同時增加新的稅收收入以支付輕軌的費用。
七月的一個下午,在梅斯克爾廣場附近輕軌高架橋的陰影下,一位自稱艾薩克的 26 歲衣索比亞人對尚未完工的交通線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為這條[鐵路]能在這裡建成感到非常高興,”艾薩克說道,他說他從衣索比亞北部約 500 英里以外的提格雷地區移民到亞的斯亞貝巴,目的是在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完成化學專業的學業。“當我坐上它時,這將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火車[乘坐]。”
目前,他主要靠步行和乘坐公共汽車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同時努力做兼職唱片騎師並出售他的音樂錄音帶以賺取額外收入。當被問及輕軌是否會幫助他更輕鬆地在城市中出行時,他說:“如果它能到達我想去的地方,我會乘坐它。”
然而,亞的斯亞貝巴人是否會放棄傳統的交通方式而選擇現代化的輕軌,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雖然這條線路的建設非常引人注目,並且是衣索比亞人的驕傲和日常談資,但要達到其預計的每小時 60,000 名乘客的運力,將需要將成千上萬的駕駛員和步行者轉變為乘客。
人們也對現有居民表示擔憂,他們中的許多人看到自己的社群隨著新的住宅和商業開發的推進而被重新配置。
但像納迪這樣的專家仍然保持樂觀。她說,衣索比亞向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已經發生了大約十年,居民們正在適應這種情況。
“亞的斯亞貝巴一直是來自全國各地數十萬人的大熔爐,他們為了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服務而來到這裡,”她說。“透過旨在減少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重大基礎設施專案,共同效益是所有人的生活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導報。 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