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持續影響北極地區——導致海平面上升、永久凍土融化和海冰融化——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地貌變化帶來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海岸線沿線的變化正在改變北冰洋的組成,其方式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當地的食物鏈。
昨天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過去十年中,從北極海岸流入海洋的土壤或沉積物數量有所增加。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隨著北極海冰持續融化,它使海岸周圍的淺水區域更容易受到風和波浪的影響,導致水域翻騰,並將大陸架的沉積物帶入水體中。
這些沉積物可能攜帶了大量的碳和其他營養物質,如果這種模式繼續下去,可能會促進水中浮游生物和藻類的增加。由於浮游生物是小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這種變化可能會導致該地區動物的數量和型別發生重大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該研究的作者之一馬修·查雷特說,很難說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整個北極生態系統。可能會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他指出:“你帶走冰,你就帶走了北極熊的潛在棲息地。但反過來,如果你在食物鏈的基礎上有增加,例如,這可能會導致魚類數量的增加。”
來自伍茲霍爾、南卡羅來納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測量北極水域中的鐳同位素得出了他們的結論。鐳是一種在土壤和沉積物中發現的化學元素,包括在永久凍土、河床和北極海岸線周圍的大陸架中。它很容易溶解在海水中,使其成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入水中的沉積物量增加或減少的可靠指標。
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鐳測量資料——一組是另一個研究小組在 2007 年收集的,另一組是他們在 2015 年自己收集的。他們發現,從第一組資料到第二組資料,鐳含量顯著增加。因此,研究人員可以推斷,進入海洋的沉積物(以及它所含的碳和營養物質)的數量有所增加。
科學家指出,含鐳沉積物的激增可能來自多種來源。但他們迄今為止測量的鐳的不同同位素或化學形式之間的平衡似乎表明,最近的增加主要來自大陸架,這很可能是由於海冰減少造成的。但在未來,其他氣候影響(例如永久凍土融化)可能會將更多沉積物從其他來源釋放到海洋中。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隨著北極持續變暖,他們迄今為止觀察到的模式可能會繼續下去。但唯一能確定的是繼續監測北極海岸線的不同部分。
查雷特指出:“我們擁有的最廣泛的資料僅適用於這兩個資料點,很難根據兩組資料之間畫一條線來做出預測。如果你將 2007 年的資料視為一種基線,然後是我們 2015 年得到的資料——如果我們能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我們就能更好地預測事情的發展方向。”
經 E&E News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 www.eenews.net 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