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保署啟動可持續發展改革

美國環境保護署和國家科學院將合作,確保該機構的政策由可持續發展驅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為了改革其政策,美國環境保護署已聘請聯邦機構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來幫助:國家科學院。

週二,美國環保署署長麗莎·傑克遜(Lisa Jackson)和國家科學院院長拉爾夫·西塞羅內(Ralph Cicerone)啟動了一項名為“綠皮書”的專案,旨在確保環保署的所有政策都由可持續發展驅動。

這項工作讓人想起1983年由國家研究委員會編寫的“紅皮書”,該書旨在制定風險評估策略以指導該機構的政策。該專案引發了環保署制定法規方式的巨大轉變,首次將重點放在科學評估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風險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專案由環保署署長麗莎·P·傑克遜委託,並作為環保署成立40週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宣佈。

美國環保署負責研究和開發的助理署長保羅·阿納斯塔斯(Paul Anastas)表示,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的新戰略是國家環境法律和計劃“演變”中必要但具有挑戰性的一步。

“這絕非小小的轉變,”他說。“這是我們追求使命方式的巨大轉變……我們不幻想它會在下週二實現。”

環保署目前的政策和法規由監督農藥、空氣汙染和飲用水汙染物等個別問題的法規驅動。但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專案將為環保署制定一個框架,將所有環境問題聯絡起來,並確保其政策依賴於能源、水、土地和其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為了使這項倡議取得成功,它必須納入許多不同的、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因素,如環境正義、經濟增長、化學品暴露和節能。

在宣佈這項工作時,傑克遜表示,她希望該框架“適用於該機構的所有專案、政策和行動”。

如果採用新的“可持續發展”方法,環保署不僅關注風險,還必須在其問題解決方案中納入一系列可持續的方法。例如,環保署官員表示,一項新的全球室內爐灶倡議不僅涉及空氣汙染物,還涉及氣候變化、森林砍伐和婦女健康問題。

阿納斯塔斯說,其理念是系統性地思考。“我們以零散的方式行事,”他說。

阿納斯塔斯說,零散造成的後果的一個例子是飲用水必須消毒,但消毒會導致供水中產生對健康構成風險的副產品,因此必須加以監管。同樣,種植者希望提高作物產量以增加糧食供應,但這一目標導致過度使用農用化學品。

國家研究委員會小組將由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生院的環境與職業健康教授伯納德·戈德斯坦(Bernard Goldstein)博士擔任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