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空話了

為了減緩氣候變化,現在是時候談論真正的行動了

當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在九月底敦促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效仿他的政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時,聽眾很容易將這次講話視為又一場關於大量熱空氣的空談。畢竟,在布什總統執政的大部分時間裡,他一直對人類在全球變暖中的作用表示懷疑,並拒絕接受旨在減少此類排放的《京都議定書》,認為它會不可接受地阻礙經濟發展。但即便總統新近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興趣,是針對那些將選舉他的繼任者的選民,他態度的轉變——雖然姍姍來遲且仍然令人惱火地具有臨時性——至少可能標誌著真正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的開始。

世界各國很快將在十二月於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會面,為全面包容的《京都議定書》後續協議奠定基礎,該協議將對溫室氣體排放設定可執行的限制。如果布什總統和其他京都議定書非締約國的領導人最終能夠負責任地採取行動,真正面對這一威脅,實質性的進展就有可能取得。

避免氣候變化最壞影響的機會之窗仍然敞開,但這個視窗正在迅速關閉。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必須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限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之上兩攝氏度以內。但是,美國目前奉行的“一切照舊”的路線可能會使地球大氣層到2100年上升超過這一增幅的兩倍,因此任何拖延只會使任務更加艱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除了日益明顯的對自然世界的破壞之外,氣候變化還威脅到在我們有生之年逆轉過去兩個世紀的人類進步。更頻繁的風暴、洪水、乾旱和極端氣候波動可能會使全球數百萬最脆弱的人口陷入現有的貧困陷阱。為了宣傳這些危險,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因其電影《難以忽視的真相》,以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近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我們的星球需要有效的政治領導。科學家們說,為了有現實的機會避免危險的大氣變暖,發達國家需要在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至1990年水平的50%至80%。僅僅依靠在國家基礎上談判達成的一套所謂的願望目標,例如美國現任政府所倡導的目標,是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的。而且,如果沒有具有約束力的國際限制,已經佔世界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一半的、不情願的發展中國家將繼續退縮。

最近由耶魯氣候變化專案、蓋洛普和克利爾維景研究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現在有近二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全球變暖已經對世界各地的人們產生了危險的影響,或者將在未來十年內產生危險的影響——自2004年以來增加了20個百分點。此外,40%的人表示,總統候選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將強烈影響他們的投票方式。布什總統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但這種新獲得的意識至今未能轉化為有意義的行動。

需要採取三個步驟。工業化國家首先必須大幅度、儘早地強制性地削減排放。對於美國來說,這應該意味著實行碳稅,這將是創造激勵機制的最直接方式,同時避免不公平的黨派偏袒。但鑑於大多數立法者將碳稅視為政治自殺,政府應建立全國性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市場。在這樣的系統中,國際談判代表將設定全國範圍的碳排放上限,代表該限額總量之下的碳排放信用額度將被拍賣給排放者,然後排放者可以在公開市場上交易這些信用額度,以最低的成本履行其各自的義務。甚至美國商界也開始接受這種限制的想法,因為它開始預見到這些限制將為國內銀行業和綠色技術產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第70頁上大衛·G·維克多和丹尼·卡倫沃德撰寫的文章《讓碳市場發揮作用》討論了這兩種選擇以及如何公平有效地實施它們。

其次,所有國家都應大幅增加對新技術的投資——尤其是在碳捕獲和封存方法的開發方面——以穩定大氣中導致氣候變暖的氣體含量。政府在這方面的行動將是必要的,因為即使是私營企業出於良好意願所做的努力也註定會不足。

最後,富裕國家應制定一項類似馬歇爾計劃的方案,以幫助資助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低碳技術,發展中國家需要這些技術來發展經濟,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展中國家不應設定減排目標,而應給予激勵,以減少大氣排放,或許可以透過在排放量降至一定水平以下時獎勵能源發展援助來實現。

空談誤國。現在是政治家們停止空談,開始對危險排放實行硬性限制的時候了。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297 Issue 6這篇文章最初以“別再說空話了”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297卷第6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2007-7wYZ96XtctH4KtKSfYtGd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