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疫情是一段艱難的時期,即使並非所有人都在以同樣的方式掙扎。例如,家庭,尤其是母親,不得不大幅調整她們的日常安排以適應孩子的遠端上學時間表,這在很大程度上擾亂了日常生活。我的幾位媽媽朋友多次向我抱怨,她們為讓孩子玩iPad或看過多的電視而感到羞愧,以便成年人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務(或只是休息一下!)。拋開疫情不談,育兒似乎是人們擔心別人會認為她們是“壞媽媽”或“壞爸爸”的領域,因為她們沒有堅持某種完美的理念。但正如社會心理學家安娜·布魯克在封面故事中寫道,外人並沒有真正注意到我們所謂的混亂生活。給予自己高度的自我同情是一種久經考驗的放鬆方式,以面對不完美——有時甚至是混亂——的生活(參見“別人並不認為你一團糟”)。
在本期雜誌的其他地方,瞭解一下我們自己聲音的聲音如何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參見“改變聲音的音調可以改變你的自我認同”),以及資深編輯加里·斯蒂克斯關於我們是否還會想再次接近他人的報道(參見“新冠疫情擴大了個人空間的邊界——也許是永久性的”)。是的,最近的生活異常動盪不安,但這是我們擁有的唯一一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