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實驗室聘用男性多於女性

女性佔合格候選人的一半,但在頂尖男性學者領導的實驗室中人數較少

根據一項對美國實驗室的研究,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男性研究人員僱用的女性少於他們的女性同行。研究作者發現,這種效應在由“精英”男性首席研究員領導的實驗室中尤為明顯,他們培訓的女性人數明顯少於其他男性教授。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由於助理教授職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這些精英實驗室中任命的,作者認為,這種傾斜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女性佔生物科學領域博士畢業生的半數以上,卻僅佔正教授的 18%。

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的癌症生物學家,同時也是該研究的合著者傑森·謝爾策說,運營一個男性員工超過一半的實驗室並不一定意味著某人是性別歧視者。“我們確實認為這可能表明,精英教員需要做出更強有力、更積極的努力,以接觸到有才華的女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謝爾策和他的合著者,同樣在劍橋市的 Twitter 軟體工程師瓊·史密斯,查看了美國 24 所頂尖研究機構 39 個系的 9000 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公開資料。

他們發現,在男性教授領導的實驗室中,女性平均佔博士後的 36% 和研究生的 47%,而在女性教授領導的實驗室中,女性佔博士後的 46% 和研究生的 53%。

教授的資歷越高,這種傾斜就越大。在精英男性教員(即美國國家科學院 (NAS) 院士或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HHMI) 資助獲得者)領導的團隊中,女性博士後的比例降至 31%。性別差距最大的是該研究中包括的 22 位男性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實驗室,男性博士後人數是女性的三倍。

研究發現,女性教授沒有表現出這種偏見。女性 HHMI 研究員和 NAS 院士僱用的女性比例與其他女性教員大致相同,而諾貝爾獎或主要研究獎項的獲得者似乎比資歷較低的同事培訓的研究生女性略多。

反饋迴圈
進一步的發現暗示了這種偏見的潛在影響。助理教授職位(非常令人垂涎)的任命者主要來自精英實驗室培訓的博士後。由於大約五分之四的精英首席研究員是男性,這些“輸送”實驗室中傾斜的性別比例使得女性在競爭激烈的教職職位池中人數減少。“這些精英實驗室似乎是通往教授職位的門戶。這突顯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謝爾策說。

作者說,許多因素可能是造成這種傾斜的原因,儘管他們指出,教員年齡、職稱、實驗室規模或學科的差異並不能解釋結果。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首席研究員的無意識或內隱偏見。在模擬的招聘情境中,男性和女性教員在審查實驗室管理員職位的申請人時,以及在他們回覆與潛在學生會面請求的頻率方面,都被發現表現出對男性的偏見。在這兩種設定中,虛構的“申請人”除了姓名外,沒有其他區別。

謝爾策說,在最新的研究中,女性研究人員似乎沒有偏袒男性學員的原因尚不清楚。挪威特羅姆瑟大學負責研究與發展的副校長柯特·賴斯研究性別平等,並且是挪威研究性別平衡委員會的負責人,他說結果可能反映了模擬研究中遺漏的因素。他建議,例如,女性教授可能更傾向於指導她們的年輕同事,從而導致更多年輕女性申請女性領導的實驗室。

作者說,實際上,女性學者遠離精英實驗室的自我選擇是造成這種傾斜的另一個潛在原因,他們指出,研究發現女性經常低估自己的技能水平,並且不太可能像男性那樣期望他們的配偶為他們的事業做出犧牲。賴斯認為,與其說是真正的選擇,不如說這種明顯的自我選擇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女性學員對她們收到的資訊採取了行動。“也許這些女性經歷了博士過程,體驗了內隱偏見的影響,意識到她們被排除在各種重要的網路之外,並且她們的角色榜樣中女性很少,因此她們承擔了這樣的後果,”他說。

作者駁斥了申請人質量存在任何差距可能是精英實驗室性別差距背後的原因——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賴斯說,強調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個問題仍然被提出。該論文強調,精英女性 PI 不僅僱用了與其他女性教授一樣多的女性學員,而且在研究生階段,女性和男性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獲得了同等數量的競爭性獎學金。“這項研究再次表明,質量並非是唯一的人員聘用標準,”賴斯說。

謝爾策補充說,女性在科學領域的代表性不足,人為地排除了有能力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從而減緩了發現的程序。“男性首席研究員可能更需要接觸並與這些有才華的女性合作,在會談、會議和麵試中,並將她們帶到自己的實驗室工作。”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4年7月1日首次發表

Elizabeth Gibney is a senior physics reporter for Nature magazine.

More by Elizabeth Gibney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