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資訊署昨日釋出報告警告稱,除非世界各國領導人實施法律和監管變革,否則到2050年,全球交通運輸部門的排放量預計將會增加。
報告表明,按照目前的政策,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將無法實現科學家們認為對於遏制氣候變化最壞影響所必需的全球減排目標。
交通運輸是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單一來源,約佔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雖然 報告 預測,到本世紀中葉,電動汽車將在中國和歐洲等地區佔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大約80%——但電動汽車僅佔道路上汽車的30%左右——這與科學家和該機構自身所說的為避免災難性全球變暖所必需的水平相去甚遠。
國際能源署今年夏天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目前電動汽車佔全球汽車銷量的5%。到2030年,這一數字需要增加到60%,傳統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的銷售需要在2035年結束(Climatewire,5月18日)。
報告發現,預計交通運輸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預期的人口增長以及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能源消耗的增加。
報告根據各國是否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進行劃分。美國能源資訊署分析師邁克爾·德懷爾表示,非經合組織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是成員國的三倍。
“因此,人口確實在推動更多人想要出行,”他說。
此外,他說,隨著收入的增加,這些人中的許多人正在從火車和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轉向私人擁有的車輛和飛機。
“因此,出行的人更多了,而且更多的人正在使用效率較低的出行方式,”德懷爾說。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單獨資料,在美國,預計到2050年,電動汽車將佔車隊的約12%。這個數字是在2020年9月,在拜登總統加強排放標準以及各州恢復零排放汽車授權之前計算的。
儘管如此,12%仍遠低於拜登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交通運輸部門脫碳的目標。德懷爾還指出,總體而言,自2020年9月以來,車輛監管格局變化不大。
“就美國輕型汽車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他說。“政策基本相同。”
德懷爾說,另一個擔憂是:電動汽車的增加也可能意味著製造商將注意力從提高汽油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上轉移開。
美國能源資訊署的報告發現,即使電動汽車激增,化石燃料產量仍將繼續增長。這主要是為了幫助滿足負荷並支援電網可靠性,因為間歇性發電(如風能和太陽能)有所增加。預計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新增發電量的主要來源。
事實上,如果沒有重大幹預,預計到2050年能源消耗將翻一番。雖然世界部分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正在推動能源消耗的增加,但預計其他因素也將發揮作用。例如,美國、加拿大和歐洲與 COVID-19 相關的能源停滯預計不會持續。
德懷爾說:“效率和出行需求之間存在拉鋸戰。” “因此,有些國家,特別是歐洲,燃油經濟性標準要嚴格得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行需求開始贏得這場拉鋸戰。”
轉載自 E&E News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1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