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週三宣佈,將向學區撥款近 10 億美元,用於購買超過 2,300 輛電動校車。
這筆資金——來自去年的兩黨基礎設施法——是對該國年輕的電池驅動校車車隊的一項歷史性投資。它將使目前約 740 輛的車隊規模擴大三倍以上。
世界資源研究所電動校車倡議主任 Sue Gander 說:“這完全改變了遊戲規則。” “這當然不是我們真正推動整個車隊前進所需的一切,但這是邁出的一大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拜登政府表示,每個州以及波多黎各、美屬薩摩亞和華盛頓特區的學區都將獲得退款,使其能夠購買零排放或低排放巴士。 總的來說,這筆資金將支付近 2,300 輛電動巴士和約 100 輛以“低碳”燃料為動力的巴士。 然而,它們加起來仍然只佔美國道路上行駛的近 50 萬輛校車中的一小部分。
電動校車不僅被譽為減少交通運輸碳排放的一種方式; 它們也被視為可能對電網的強大幫助,以及阻止兒童吸入有害柴油尾氣的一種手段(Greenwire,4 月 13 日)。
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和環保署署長邁克爾·里根將於週三在西雅圖露面,宣傳這項投資,並提及一些將獲得聯邦資金的數十個學區。
里根在與記者舉行的電話會議上宣佈退款時說:“我們正在永遠改變校車車隊。”
但是,援助不一定涵蓋所有費用。 獲得資金購買電動巴士的學區還將獲得 20,000 美元用於建設充電站,這可能不足以提供公交車場所需的所有插頭和電線。
電動巴士的湧入
這筆資金來自環保署在基礎設施法案中收到的 50 億美元。 國會打算將一半的資金用於電動巴士,一半用於以丙烷或天然氣等燃料為動力的低排放內燃機巴士。
然而,在收到學區對電動汽車的大量需求後,第一波資金中超過 95% 將用於電動巴士,相對較少的資金用於以液體燃料為動力的車輛。
這些獎勵將授予數十個學區。 其中一些接近 1000 萬美元的最大獎項將用於購買各個地區的 25 輛校車。
這些大型車隊註定要前往主要城市,如紐約市、巴爾的摩、華盛頓和亞特蘭大; 郊區,如亞特蘭大郊外的克萊頓縣和底特律郊外的龐蒂亞克; 以及農村地區,如路易斯安那州的拉皮德斯教區學校。
環保署表示,根據法律規定,20% 的獎勵將授予農村或低收入社群或部落,這些社群或部落獲得了優先評分。 這包括洛杉磯郊外的康普頓市和傑克遜市,密西西比州,該市老化的供水系統在幾個月前幾乎崩潰。
包括愛達荷州、路易斯安那州和新罕布什爾州在內的共有 12 個州將透過該計劃看到他們的第一輛電動巴士。
新的 funding 高度
第一波 funding 使其他任何對電動校車的投資都相形見絀。
大多數州都圍繞大眾汽車集團的“排放門”和解協議建立了小型電動巴士車隊。 這筆錢是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在 2015 年因在柴油汽車排放方面作弊而被抓獲後支付的罰款。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 Gander 說,這導致了 636 輛電動巴士的 funding。
週三宣佈的獎勵僅代表環保署第一年的投資,將 funding 三倍以上的巴士數量。 但它們可能不會很快到來,因為大多數巴士製造商都有很長的積壓訂單,而且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可能需要一到兩年時間。
環保署的交通和氣候部門主管卡爾·西蒙在與記者舉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環保署計劃在 4 月之前將資金交付給學區。
甘德說:“這些巴士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訂購併上路。”
環保署 funding 的巴士將加入該國各地學區已訂購的約 2,500 輛巴士的行列。
巴士製造商的資金
電動巴士供應商在環保署的計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有望鎖定大量業務。
學區傳送給環保署的許多申請實際上是由製造電動巴士的公司提交的。 這些公司包括位於佐治亞州梅肯市的 Blue Bird Corp.; 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的卡車和巴士製造商 Navistar; 以及位於聖地亞哥的 Nuvve 公司,該公司專注於開發在巴士停在公交車場的許多空閒時間內從巴士電池為電網提供服務的服務。
Lion Electric Co. 是一家特別有望受益的公司,這是一家加拿大電動巴士製造商,為 41 個獲獎學區提交了提案。 Lion 正在伊利諾伊州建設一家工廠,每年可生產 20,000 輛電動巴士。
目前,一輛電動巴士的成本可能是普通柴油巴士的三到四倍。
然而,倡導者表示,學區將透過較低的燃料成本和較低的維護成本來彌補前期費用,因為電動汽車的零部件較少,不易損壞。
電動巴士的數量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激增,因為週三的公告僅佔環保署可用於電動或低碳校車資金的五分之一。
其餘資金將在未來五年內發放。 部分資金可能用於“動力升級”——將巴士的化石燃料動力傳動系統更換為電池——或將電動巴士車隊與電網連線的專案。
甘德說:“未來還會有更多。”
轉載自 E&E News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2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