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巴黎會發生什麼?
來自 190 多個國家的外交官將在法國首都郊外的勒布林熱機場聚集,透過聯合國談判一項新的國際氣候變化協議。大約 20,000 人,包括商業領袖、環保活動家和記者,已獲得許可參加會議,並且談判將吸引大約 20,000 人前往巴黎參加一系列清潔能源和其他周邊活動。
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將與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一起參加週一的開幕式。他們和其他人預計將呼籲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協議,以避免全球平均氣溫出現危險上升。
但要實現這一點將很困難。各國在許多重要問題上的看法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會議將持續到 12 月 11 日,至少在官方上是這樣,但長期觀察人士表示,他們已經為談判拖延到最後期限之後做好了準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什麼這很重要?
科學家表示,現在達成全球協議對地球至關重要。2 攝氏度的溫差聽起來不大,幾乎不足以影響您是否穿短袖。但在全球範圍內,這影響巨大。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說法,如果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升高 2 度以上,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和不可逆轉的影響。目前,世界正朝著上升近 5 度的方向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5 度的溫差將是冰河時代和現代之間的溫差。
從政治上講,巴黎可能是達成協議的最後最佳機會。很少有領導人願意在談判如此臨近的情況下討論失敗的可能性,但聯合國氣候主管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去年也這麼說過。
“這就是它了,我的朋友們,”她在紐約旨在為巴黎積聚勢頭的峰會場邊警告說。“我向你保證,如果我們在 2015 年沒有成功……將需要 10 年的時間才能讓所有人再次坐到談判桌旁”(氣候電訊,9 月 25 日)。
那麼巴黎協議會將氣溫保持在 2 度閾值以下嗎?
不會。各國已向聯合國提交了氣候目標,稱為國家自主貢獻(INDC)。分析師表示,好訊息是,代表全球 90% 以上排放量的 170 多個國家提出了計劃。其中包括美國、歐洲國家、澳大利亞和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以及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排放量迅速上升的新興大國。除此之外,從吉布提到菲律賓的數十個貧困和脆弱國家也提出了減緩計劃。
專家表示,這在政治和科學角度上都意義重大。但這仍然不夠。聯合國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如果實現集體努力,將導致氣溫上升 2.7 度(氣候電訊,10 月 30 日)。另一項分析發現,到 2030 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將比保持在安全變暖限制所需的排放量多出 120 億噸(氣候電訊,11 月 6 日)。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
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幾個國家,以及許多環保組織和商業領袖表示,為了保持在 2 度的軌道上,巴黎協議必須包括定期審查和提高目標的方法。這意味著每五年(從 2020 年開始),各國都必須回到談判桌旁,制定新的和更強有力的減排承諾。
“我們已經知道,巴黎很可能被認為是不夠的,”氣候和能源解決方案中心(C2ES)執行副總裁埃利奧特·迪林格最近表示。但是,他說,建立“一系列時刻”讓各國提高雄心壯志,創造了“啟動良性迴圈的可能性,從而使我們更接近實現氣候目標”。
當然,問題在於,並非所有國家都對這一想法意見一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它們不願簽署任何它們認為侵犯其國家主權的東西。一方面,這兩個國家目前的目標都規定了它們到 2030 年將達到的減排量,而這些目標對它們的政府來說並非易事。因此,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傑克·施密特指出,要求他們在五年後回來並改進這一目標是一個很難的要求。
其他人指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印度,也擔心在沒有富裕國家保證將幫助他們過渡到清潔能源的情況下,承諾越來越高的碳減排量。
各國要求多少資金?誰來支付?
發展中國家表示,它們需要的援助遠多於目前獲得的援助。
早在 2009 年的丹麥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富裕國家承諾到 2020 年每年調動 1000 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資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他們已經完成了這一目標的三分之二左右。不過,一些活動家和發展中國家駁斥了這一發現,因為他們認為貸款和私人投資不應算作氣候援助。
對於巴黎,發展中國家表示,他們希望保證 1000 億美元的承諾將是一個“底線”,而不是氣候援助的上限,並且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富裕國家尚未準備好簽署這一承諾。昨天,當被問及美國是否可以同意這樣的措辭時,美國國務院氣候變化問題特使託德·斯特恩說:“我們還不清楚答案。”但是,他說,“我們當然看到強勁的融資在繼續。”
與此同時,各國仍然被鼓勵向綠色氣候基金捐款。該基金由聯合國發起,但由一個獨立的委員會管理,目前擁有約 100 億美元。美國已承諾在四年內向其提供 30 億美元,但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已發誓要阻止這筆資金被撥款。
國會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共和黨人可以阻止巴黎協議嗎?
法律專家和立法者之間的共識是,國會中反對氣候協議的人不能阻止巴黎的協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製造困難(氣候電訊,7 月 9 日)。
共和黨的反對正在多方面展開。首先是資金。共和黨立法者表示,他們堅決反對美國將美元投入綠色氣候基金。更糟糕的是,在 12 月 11 日,即聯合國談判的最後一天,當關於一切,尤其是資金的爭論將達到高潮時,國會將使用一項臨時支出法案向巴黎發出資訊。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與氣候相關的附加條款可能會附加到綜合法案中,或者奧巴馬是否會否決一項阻止其氣候優先事項的措施。
白宮國家安全副顧問本·羅茲昨天說:“綠色氣候基金是總統的優先事項,我們已經看到了令人鼓舞的跡象。”“我們不想在談判進行中走得太遠,但這顯然是總統的優先事項。”
與此同時,在一系列決議中,共和黨人正在挑戰政府關於巴黎協議可以避免參議院批准的說法。最後,立法者正在攻擊美國在巴黎承諾的基石——環保署旨在減少現有發電廠碳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規則。
預計下週將有幾位共和黨立法者在巴黎辯稱,美國無法兌現其承諾,同時也有一些民主黨人反駁這一資訊。
該協議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歡迎來到聯合國氣候談判的世界,同一個詞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意味著許多不同的東西。
奧巴馬政府希望看到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在一定程度上是這樣。根據美國的設想,各國將有義務向聯合國提交證明,證明它們已採取措施實現其氣候目標,並在實現目標方面取得進展。但目標本身不具有約束力。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未能實現到 2025 年將排放量比 2005 年水平減少 26% 至 28% 的目標,美國將不受任何外部執法機構的約束,如果中國未能實現到 2030 年的排放峰值,中國也將不會面臨制裁。
這似乎是一個細微的差別,但它是關鍵。根據奧巴馬政府對法律的解讀,只有包含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和時間表”的協議才必須提交參議院徵求意見和同意。
美國認為,避免這種情況也有助於避免第二個問題:中國、印度和其他主要新興大國也不想受到目標的約束。
許多小型和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推動達成一項全面的條約,歐洲也是如此,至少在公開場合是這樣。但在幕後,許多歐洲人表示,他們有信心達成協議。
一位歐洲外交官最近表示:“我們正在盡力儘可能地拉攏政府。”他說,歐洲人“喜歡巴拉克·奧巴馬。他們不願與美國製造危機,他們也不會在最後進行阻撓。”
即使是一些環保組織也表示,他們認為最終的協議將是一種法律混合體,他們對此感到滿意。
塞拉俱樂部(Sierra Club)的約翰·科奎特說:“我們瞭解情況,我們瞭解美國目前的政治背景下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不可能的。”他說,他的組織和許多其他美國環保組織正在努力說服發展中國家的同行支援妥協方案。
目前的樂觀程度如何?
相當高。氣候談判是在巴黎發生毀滅性恐怖襲擊之後進行的,這似乎加強了許多領導人參加談判並確保談判成功的決心。
但即使在此之前,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導人也曾表示,巴黎的準備工作與 2009 年各國上次在哥本哈根會面以制定新的氣候協議時的情況有所不同。雖然在許多問題上仍然存在強烈的分歧,但每個人似乎都相信最終會達成協議。
斯特恩昨天說:“現在達成協議的條件比我以前見過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協調一致。”他說,現在和哥本哈根之間“沒有可比性”。
他說:“我們正乘著已提交的170個目標的浪潮前進,我們知道各國都有興趣完成這項工作。我們有這個機會,我們有這個時刻。各國必須願意,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從昨天開始,放棄一些固有的立場,尋求共同點。”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授權,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電話: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