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世界在兩個重要里程碑上取得了進展。首先,11月世界人口突破80億,這是自2011年以來新增十億人口的驚人增長。其次,12月,188個國家的政府代表通過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承諾保護和管理地球上至少30%的生物多樣性區域,並恢復30%的目前退化的生態系統。
新聞報道通常沒有將這兩個事件聯絡起來,但它們本應如此。動植物損失的主要驅動因素是棲息地破壞,而棲息地破壞主要是由不斷膨脹的人口侵佔造成的。英國皇家學會(世界領先的科學團體之一)表示,更多的人口“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自然棲息地被用於農業、採礦、工業基礎設施和城市地區”。大約一百萬種動植物物種瀕臨滅絕,至少有1000個用於人類食物和農業的哺乳動物品種受到威脅。
我們應該制定一項計劃來減緩人類人口破壞性增長的浪潮。但我們沒有。事實上,許多人還在為這種增長辯護。想想最近《華盛頓郵報》的一篇社論,該社論稱80億人口“可能是一件好事”。作者的理由是:自1968年以來,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世界各地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地,儘管是不均衡地,得到了提高”。社論作者寫道,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數百萬擁有新想法和新鮮活力的新人正在到來”,這將刺激創新,從而解決我們的問題。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論點是對1980年代被命名為富足論的理論框架的重複。以經濟學家朱利安·西蒙和軍事戰略家赫爾曼·卡恩為首的富足論者認為,對有限自然資源的擔憂是被誤導的,因為人類的聰明才智可以克服任何限制。讓人口隨著在最小政府約束下執行的市場一起增長,人們將發明解決他們面臨的任何問題的方案。
誠然,19世紀和20世紀的技術創新創造了更多的農業生產力——足以養活大部分增長的人口。但富足論的觀點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實。例如,這些發明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政府行為產生的。從19世紀的運河和鐵路到20世紀的州際公路和網際網路,大多數大規模的技術成就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政府的倡議和支援。健康和預期壽命的巨大進步源於國家對科學研究和公共衛生的投資。在21世紀初期,可再生太陽能的價格大幅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家資助的研究和政策幫助確保了需求。
儘管我們在20世紀人口的大部分時間裡健康地增長,但仍有數億人死於饑荒、疫情和戰爭。自195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警告我們人為氣候破壞的風險,但技術進步並未阻止正在展開的氣候危機。
想象更多的人口會解決人口過多的問題,這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合邏輯。大多數人口增長髮生在貧窮國家,這些國家的大多數人缺乏可能使他們發展出應用“新鮮活力”所需的想法和技能的教育機會。而且,正如生物多樣性協議明確指出的那樣,問題不僅僅是按人均收入衡量的生活水平。這也是生活質量,而生活質量正受到自然環境的廣泛退化和破壞的威脅。
人口控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在過去,它通常是由富人(主要是男性)指導窮國人民(主要是女性)如何去做。先前限制人口激增的嘗試受到了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階級偏見的玷汙。但是,有一些合理的方法可以減緩人口增長。首先,婦女和女童應該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研究表明,學習機會是減緩人口增長的有效手段。關注這個目標——它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最有可能產生我們在全球範圍內需要的新鮮活力和想法。這比輕率地向聽眾保證未來一切都會好起來要現實得多。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