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撒哈拉沙漠西部一片岩石裸露、乾旱貧瘠的高原上,屹立著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的最後一個:吉薩大金字塔。這座455英尺高的石頭建築以及該地區的幾座較小的金字塔,長期以來為科學家們破譯古埃及人的銘文,弄清楚他們是如何建造如此巨大的紀念碑,以及理解他們為什麼要將它們建造在如此遠離尼羅河——他們偉大文明的生命線——的地方提供了研究素材。
地貌學家Eman Ghoneim表示,她多年來一直在思考最後一個謎團。“我出生在埃及,並在那裡度過了我生命的大部分時光,”她說,“我記得從小就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要把金字塔建造在這個特定的、奇怪的地方——而且離水源如此之遠?’我感覺那裡一定還有更多的東西。”

代赫舒爾墓地的彎曲金字塔。這座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時期。
Eman Ghoneim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Ghoneim是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分校的教授,她最近證明,在金字塔建造的時候,它們實際上離水近得多。(今天,它們距離尼羅河最近的河岸超過五英里。)透過分析衛星影像和從沙漠表面深處採集的沉積物樣本,她和她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條失落已久的尼羅河古老分支,這條分支曾經流經吉薩金字塔群旁邊的山麓。Ghoneim說,這條研究團隊命名為阿赫拉瑪特(阿拉伯語中“金字塔”的意思)的河道,很可能就是建造者運輸材料到金字塔建造地的通道。瞭解它的路線可以幫助考古學家尋找可能埋藏在廣闊塵土飛揚的平原下的古代人類定居點遺址。研究人員在週四發表在《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尼羅河——從坦尚尼亞、肯亞和烏干達的維多利亞湖向北流淌約4100英里至地中海——曾經有多個分支。過去的研究表明,在全新世中期,大約10000到6000年前,尼羅河洪泛區是一個鬱鬱蔥蔥的沼澤棲息地,在全新世晚期長期降雨稀少和乾旱加劇之後,洪泛區變窄並變得大部分荒蕪。

Eman Ghoneim的研究團隊整理採集的土壤樣本。
Eman Ghoneim
今天炙熱、嚴酷的撒哈拉沙漠是進行實地考察的棘手之地,而實地考察是尋找古代河道所必需的。在冒險進入環境進行挖掘之前,研究團隊使用了雷達衛星來探測地表之下,並生成了地下影像。這些影像揭示了金字塔附近地面層中微妙的模式和紋理——這些特徵與其他沙漠區域不同,暗示了很久以前存在流水的跡象。“我們正在觀察靠近[金字塔]區域的這些蜿蜒的自然特徵,如長長的窪地和槽溝,現在完全被農田和沙子覆蓋,”Ghoneim說。“如果你不知道要找什麼,就很難看到。”
Ghoneim和她的同事隨後前往埃及,在那裡他們使用大型鑽機挖掘了兩個“巖芯”,即延伸到地表以下數十英里的圓柱形土樣。當鑽機從地底深處拉出沙子時,Ghoneim知道該團隊已經找到了失落河流的遺蹟。“當然,地表有沙子,”她說。“但是地表之下存在沙子和其他粗糙的沉積物——而不是粘土或淤泥——表明該地區曾經有流水。”

古代阿赫拉瑪特分支的水道毗鄰大量金字塔,這些金字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埃及古王國時期到第二中間期,橫跨埃及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
Eman Ghoneim等。
研究人員追蹤了阿赫拉瑪特曾經的河道近40英里。Ghoneim說,它可能曾經更長,更多的研究可以確定河道的總體深度和寬度。目前尚不清楚這條水道為何干涸,但該團隊推測,構造板塊運動、風沙和全新世晚期的嚴重乾旱共同導致了它的消亡。
Dev Niyogi,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地質學教授,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他說,瞭解古代社會是如何被他們不斷變化的地貌和水道塑造的,可以幫助指導現代社會在氣候變化時代明智地開發基礎設施。古代尼羅河分支也提醒人們,“具有韌性的人類社會從來都不是僵化的,”Adam Rabinowitz說,他也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考古學家和古典學教授,目前正在進行一個專案,旨在讓得克薩斯州人為未來25年內該州水資源供應因氣候驅動而發生的巨大變化做好準備。“我們必須探索過去的社會是如何應對類似的氣候相關挑戰的……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經歷和適應重大環境變化的體驗。”
Ghoneim表示,她希望透過進一步研究阿赫拉瑪特和其他可能失落在沙漠之下的河道,繼續拼湊出尼羅河昔日生命的歷史地圖。“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我們談論的不是水如何幫助建造金字塔,而是人類文明在其他方面如何依賴水並適應水的變化,”她說。“當我們從過去學習時,我們可以為未來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