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2006年3月,在迪士尼發行《四眼天雞》DVD之際,迪士尼召集了一個專家組,以結束長期以來的謎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結論是一致的。“第一隻雞一定與其父母有所不同,因為某些基因變化[導致]這隻鳥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隻真正符合我們雞的標準的雞,”英國諾丁漢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約翰·布魯克菲爾德說。“因此,蛋殼內活著的有機體的DNA將與其將發育成的雞的DNA相同,因此它本身也將是雞這個物種的成員。” 我們所認識的雞的DNA首先存在於蛋內。 先有蛋。
然而,儘管由三個人組成的專家組意見一致——科學哲學家大衛·帕皮諾和養雞戶查爾斯·伯恩斯在精神上同意布魯克菲爾德的分析——這個問題充其量是不完整的,最壞的情況是具有誤導性的。如果我們把“雞”理解為家雞(一種在東南亞進化而來的原雞亞種,可能已被馴養了10000年)的成員,我們可以問一下,這個物種的第一個成員出現在什麼時候(以及它是以鳥的形式還是蛋的形式出現)。然而,物種形成不是一個瞬間或一個個體中發生的過程。一個動物群體需要經過世世代代的逐漸變化,才能停止與另一個群體雜交;只有到那時,我們才能說物種形成已經發生。從這個角度來看,談論第一隻雞或第一個蛋是沒有意義的。 只有第一群雞——它們中的一些,大概是以蛋的形式存在。
如果放寬物種資格,那麼這場競賽甚至沒有懸念。像海綿一樣簡單的無脊椎動物也依賴某種形式的卵進行繁殖,這意味著卵可能早於5.3億年前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魚類和兩棲動物產膠狀卵;爬行動物和鳥類的祖先在3.4億年前產下了第一批帶殼的卵,這一創新使它們的卵能夠在陸地上生存和成熟,從而使陸地脊椎動物在第一隻公雞啼叫之前很久就得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