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在噪聲中穿梭會消耗回聲定位能力

蝙蝠在嘈雜環境中導航會消耗更多能量

Nathusius's pipistrelle bat

納氏伏翼蝠。

阿拉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蝙蝠每晚都必須離開安全的棲息地去尋找食物。這需要能量:它們的昆蟲獵物必須為它們提供足夠的燃料,以抵消首先狩獵的成本。

由於蝙蝠使用相同的胸部和腹部肌肉進行飛行和發出回聲定位叫聲,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在空中發聲不會比單獨飛行消耗更多的能量。但一項新的研究對這種觀點提出了嚴重的質疑。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

德國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的夏農·柯里說:“當它們安靜地鳴叫時……最初的假設成立。”但“大聲鳴叫變得非常昂貴。”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柯里和她的團隊測量了九隻納氏伏翼蝠的新陳代謝和回聲定位強度,這些蝙蝠是從柏林市區捕獲並在實驗室測試後放生的。當在風洞中飛行時,僅受到正常環境聲音的影響時,蝙蝠的叫聲為 113 分貝。但是,當研究人員播放額外的超聲波噪音時,蝙蝠“喊叫”的音量為 128 分貝——柯里說,這需要大約 30 倍的能量。溫尼伯大學生物學家克雷格·威利斯說,儘管它們的叫聲對人類來說是聽不見的,但這種音量上的跳躍在比例上相當於附近的鏈鋸和噴氣發動機之間的差異,威利斯專門研究蝙蝠,但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為了補償它們因大幅提高音量而額外燃燒的卡路里,蝙蝠每晚將不得不吞食額外的半克昆蟲(約佔其體重的 7%)。威利斯說:“這對我們來說就像一頓火雞大餐;這很重要。”

對於棲息地昆蟲數量減少的蝙蝠來說,獲得足夠的營養來承受人類產生的超聲波噪音(例如交通或重型機械)的干擾可能很困難。威利斯說:“在許多方面,昆蟲保護就是蝙蝠保護,而我們正處於這場昆蟲末日之中,我們正以驚人的速度失去昆蟲。”柯里說,這意味著現在許多地區的蝙蝠必須更加努力地尋找越來越少的昆蟲。如果它們狩獵消耗的卡路里多於從獵物中獲得的卡路里,那麼這可能會給這些飛行的哺乳動物帶來麻煩。人為噪音給它們的生存又增加了一個障礙。

傑森·G·戈德曼是一位居住在洛杉磯的科學記者。他曾為《大眾科學》、《洛杉磯》雜誌、《華盛頓郵報》、《衛報》、BBC、《保護》雜誌和其他刊物撰寫過關於動物行為、野生生物學、保護和生態學的文章。他為《大眾科學》的“60 秒科學”播客撰稿,並且是《科學部落格:基本指南》(耶魯大學出版社)的聯合編輯。他喜歡在電視和廣播中分享他的野生動物知識,並經常向公眾講述野生動物和科學傳播。

更多作者文章:傑森·G·戈德曼
大眾科學雜誌第 323 卷第 5 期本文最初以“蝙蝠訊號”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23 卷第 5 期(),第 1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2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