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情促使防護裝置發生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已經修訂了醫護人員個人防護裝備的指南,但對於佩戴過多或過少裝備的擔憂仍然存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13年12月疫情爆發以來,已有超過500名醫護人員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10月底的統計資料,其中269人死亡。一些死亡事件是由於個人防護裝備(PPE)(手套、口罩和其他用於阻斷埃博拉病毒傳播的屏障)存在缺陷或根本不存在造成的。然而,最近在美國裝置完善的醫院和西班牙出現的病例揭示了一個更廣泛的與個人防護裝備相關的問題:關於如何使用這些裝備的指南不足
 
上個月,在達拉斯一家醫院照顧賴比瑞亞病人托馬斯·埃裡克·鄧肯的兩名工作人員,儘管他們使用了防護裝備,但埃博拉病毒檢測呈陽性。與此同時,在馬德里治療病人後檢測呈陽性的西班牙護士助手,據認為是在脫下防護裝備時用手套觸控臉部後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她在與該疾病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鬥爭後,於週三出院,她是已知第一個在非洲以外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
 
在過去幾周,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都更新了他們的個人防護裝備指南。除了鼓勵醫護人員在治療埃博拉患者時更好地覆蓋他們的粘膜和皮膚外,特別是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在脫掉可能暴露於病毒的防護服和手套時更加謹慎,並嚴格遵守夥伴制度。
 
大眾科學深度報道,埃博拉:您需要了解的
 
世界衛生組織於10月31日首次制定併發布了正式指南,用於在護理埃博拉患者和其他感染同科(絲狀病毒科)病毒的人時選擇面部防護、手套和其他個人防護裝備。世界衛生組織的首要建議是,所有醫護人員都應完全覆蓋其眼睛、嘴巴和鼻子的粘膜,以防止受汙染的飛沫和液體。更具體地說,該機構強烈建議使用面罩或護目鏡,以及具有結構化設計的不易塌陷貼合嘴部的防液體醫用口罩。醫護人員在進行產生體液氣溶膠的操作時,還應佩戴防液體顆粒過濾呼吸器。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與埃博拉患者工作時,每隻手戴兩層丁腈手套,而不是不太可靠的乳膠手套。該機構不鼓勵每隻手戴三層或更多手套,因為這會影響醫護人員的手部靈活性。新指南還重申了世界衛生組織早先的建議,即長袍、圍裙和其他覆蓋物應為一次性使用且妥善處理——這意味著它們應焚燒或消毒。靴子等可重複使用的裝置應使用氯溶液消毒。
 
世界衛生組織服務交付和安全主管愛德華·凱利表示,修訂後的世界衛生組織指南是為應對和控制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出血熱疫情而直接努力的結果。
 
在世界衛生組織更新指南之前,美國疾控中心於10月20日努力加強了先前針對醫護人員控制埃博拉感染的指導。當時,美國疾控中心釋出宣告稱,其新指南旨在“確保對於”醫護人員應佩戴的具體個人防護裝備以及該裝備的正確使用“沒有歧義”。
 
這兩個機構更新的建議在幾個地方重疊,但美國疾控中心的指南更強調對醫務人員進行嚴格和重複的個人防護裝備培訓,包括按照設定的順序練習穿戴和脫下裝置。該機構還警告醫護人員,當工作人員全副武裝時,不應暴露任何皮膚,並且所有工作人員都應由經過培訓的監督員監督他們穿戴和脫下個人防護裝備。
 
在裝置方面,美國疾控中心現在提倡使用防護服和一次性、可丟棄的頭罩。該機構還建議使用一次性、可丟棄的全面罩,而不是可能無法提供完整皮膚覆蓋的護目鏡。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說法,護目鏡也可能存在問題,因為它們不是一次性的,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起霧,醫護人員可能會試圖用受汙染的手套觸控它們。
 
關於更全面個人防護裝備覆蓋範圍的建議應減少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傳播風險。然而,使用額外的裝備會使裝備的脫卸更加複雜,從而增加了醫護人員的風險。因此,根據愛荷華大學卡弗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的說法,在穿戴和脫卸時需要額外的培訓和指導。該小組在10月2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不讓手套或長袍的外表面接觸皮膚或內衣的情況下脫下個人防護裝備“很困難,並且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目前可用的個人防護裝備技術”。
 
不幸的是,根據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的說法,一些最好的頭罩和其他防止感染的防護措施也“幾乎不可能在不自我汙染的情況下脫下”。他們強調需要重新設計這些產品,以保護相同的身體區域,但“透過使產品開啟並從工作人員身上脫落以避免接觸皮膚,從而使其更容易脫下”。研究人員寫道,另一種選擇可能是使用一次性鈍頭剪刀在戰略位置切割個人防護裝備,以方便脫卸。
 
考慮到醫護人員和其他護理埃博拉患者的人員所用裝置的理想特性,“需要使用新材料和設計重新設計個人防護裝備,不僅在美國的醫院,而且對於非洲的疫情爆發區而言更為關鍵”,該小組總結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