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聲音多樣性、鳥類氣味的秘密、疫情啟發的科幻小說及更多

大眾科學編輯的推薦

Musical notes surrounding the Earth.

倫敦·拉德

非小說

守護我們音樂的星球

當地球聲音的多樣性被人類的聲音淹沒時,我們會失去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狂野而破碎的聲音:聲音奇觀、進化的創造力以及感官滅絕的危機
大衛·喬治·哈斯克爾
維京出版社,2022年(29美元)

起初是寂靜。宇宙大爆炸沒有發出嗚咽聲,更不用說爆炸聲了。那是因為宇宙誕生於虛無之海中,沒有聲音可以存在的空間和時間。最終,宇宙將再次歸於寂靜,要麼坍縮成奇點,要麼膨脹成寒冷、扁平的均勻狀態。但現在,懸浮在開始和結束之間,地球歌唱、鳴響和婉轉:一個音樂星球,也許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球。正如大衛·喬治·哈斯克爾在他的引人入勝的新書《狂野而破碎的聲音》中所說,被賦予這種音樂和聆聽它的耳朵是令人驚訝的好運——也是可怕的責任。

最初,石頭、水、閃電和風獨自歌唱。35億年後,最早的細胞發出了纖毛的顫音。最終,昆蟲加入了不斷壯大的合唱團,發出“刺耳的口器、喘息的氣管、鼓動的腹部和翅膀,翅膀的形狀使其在飛行時發出噼啪聲和斷裂聲”。恐龍沒有鳴管,無法真正歌唱,但它們仍然用摩擦的鱗片、咬合的下巴、鞭子般抽打的尾巴和聽起來像“紅鴨子被扼住的飽嗝”的聲音震撼了白堊紀森林。那場給嘈雜聲帶來災難性結局的小行星為鳴禽的擴張騰出了空間。“在鳥鳴聲中,”哈斯克爾寫道,“我們聽到了大損失後復興的進化遺產。”多麼偉大的復興啊:咆哮的鯨魚、吼叫的大象、吹口哨的孩子和呻吟的貨運火車。整個地球都閃耀著聲音。

狂野而破碎的聲音》中的科學故事一個接一個地帶來歡樂。知道大象可以用腳上的特殊感覺墊“聽到”,拾取地面深處的隆隆聲,以及城市中的鳥類以高於鄉村同類的高音調歌唱,選擇城市沉悶的轟鳴聲較少掩蓋的頻率,真是太棒了。人類的牙齒曾經在捕食者的鉗子中相遇,但當人們轉向農業提供的較軟的食物時,牙齒滑入了深覆合,塑造了諸如“農場”、“生動”、“黃褐色”和“最愛”之類的聲音。我們用從再利用的魚鰓骨進化而來的耳朵聆聽地球的聲音,有時在旨在匹配森林聲學特性的劇院中聆聽。但是為什麼蚯蚓不唱歌呢?“捕食是一種強大的消音器,”哈斯克爾解釋說。“生活是久坐不動或緩慢,並且身體缺乏武器的動物是無聲的。”

地球的音樂綜藝節目證明了進化無限的創造力。就像即興爵士樂一樣,秩序、敘事、複雜性和美感從地球及其生物相互作用的聲音中湧現出來。在這裡,在麻鷸的呱呱聲中,在海龜的咯咯聲和哀鳴聲中,在邁爾斯·戴維斯的小號聲中,是“進化沉醉於自身的美學能量”。音樂讓我們回到直接體驗——在語言之前,在工具之前,在人類開始將自己想象成與地球社群分離並在其限制之外的時候。我們被美麗所吸引,去聆聽那些提醒我們是錯綜複雜、相互作用的管絃樂隊成員的聲音。

隨著這本書的展開,很明顯,所有這些聲音科學不僅僅是報道。它正在見證一場可怕的道德和生態危機。以連續爆炸的汽油和石油為動力的生命,人類製造出震耳欲聾的噪音。在我們的工業帝國中,我們不斷受到呼嘯的輪胎、轟鳴的低音炮、砰砰作響的引擎和“汙濁的航空噪音天篷”的衝擊。城市中噪音汙染的負擔分配不公,加劇了種族、階級和性別不平等。當然,嘈雜聲間接和直接地傷害了動物,干擾了它們的繁殖模式,減少了它們的棲息地,分裂了它們的社群,有時甚至直接殺死它們。哈斯克爾引用了美國海軍的高強度聲納爆炸,這會使鯨魚感到恐慌:“聲音使它們從內部流血而死。”

魯莽的人類企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殺死地球上的野生歌唱家,使用毒藥、推土機、清理森林的火災和工業規模的掠奪獵物物種。至少50歲的讀者生活在一個歌聲不如他們出生時一半的世界裡。在那半個世紀裡,北美三分之一的鳴禽消失了。百分之九十的大型魚類消失了。百分之六十的吼叫、吱吱叫的哺乳動物已經滅絕。所有這些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消失了。

當我們失去它們的歌聲時,我們會失去什麼?哈斯克爾認為,傾聽其他物種的歌曲故事可以使我們成為生命共同體中更好的成員。它們標誌著相互依存和復原力、深厚的親緣關係、共同的開端和可能的共同命運。因此,它們是“不僅是快樂的基礎,”他寫道,“也是明智的倫理辨別力的基礎。”——凱瑟琳·迪恩·摩爾

鳥類氣味的秘密

一位科學家好奇心的令人愉悅的漫談

圖片來源:mwalker973/Getty Images

鳥類氣味的秘密:揭開鳥類氣味的科學
丹妮爾·J·惠特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2022年(27.95美元)

禿鷲和信天翁使用氣味線索尋找食物。氣味影響黑眼燈芯草的交配行為。但是,當一位科學家漫不經心地告訴丹妮爾·J·惠特克“鳥類聞不到氣味”時,她發現大多數鳥類學教科書很少提及鳥類的嗅覺,而且這種誤解很常見。這種認識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對於惠特克來說,意想不到的變化是經常發生的,她“從來都不擅長長期計劃”。在《鳥類氣味的秘密》中,惠特克幽默地講述了她自己從辦公室職員到靈長類動物學博士生,再到研究鳥類行為的博士後,再到國家科學基金會科學與技術中心的輪滑德比總經理的旅程。貫穿本書的一個不變之處是,事情很少像她預期的那樣發生,有時會讓她質疑她已經知道的一切。

畢竟,對鳥類嗅覺的研究並非易事。鳥類每天都會用一種叫做尾脂油的物質覆蓋它們的羽毛,這種物質取自它們尾巴底部的腺體。這種油含有氣味化合物——以黑眼燈芯草為例,它聞起來像落葉層和土壤。研究這種氣味是如何產生的及其在鳥類行為中的作用,結合了氣味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細菌的生物學,甚至人類免疫系統的遺傳學。反過來,科學家們用一個有趣的實驗組合來研究這個主題,這些實驗包括在阿巴拉契亞山脈捕捉燈芯草,對DNA進行測序,以及在人類女性聞過男性穿過的T恤後進行調查。在惠特克看來,這些實驗中的大多數產生的疑問與答案一樣多。

雖然惠特克本人不是觀鳥愛好者,但她為鳥類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來觀察常見物種,她讓我好奇我最喜歡的一些鳥類聞起來是什麼味道。但這本書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描繪了做科學的現實。實驗是困難的,並不總是能得到明確的答案。科學家們帶有偏見,這些偏見會影響他們的結果;例如,專注於典型的更華麗的雄鳥而不是雌鳥可能會導致研究人員忽略重要的細節。需要來自不同視角的群體——以及重新考慮我們偏見的謙遜——才能真正瞭解我們的世界。——瑞安·曼德爾鮑姆

簡訊

動物革命
作者:羅恩·布羅格里奧
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22年(88美元)

在題為“宣言”的恰當章節中,英語教授羅恩·布羅格里奧在他的推測性非小說著作的開篇中宣稱,動物革命雖然“不會被電視轉播、調解或被我們的表徵系統共同選擇”,但仍在進行中。接下來的章節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論點,即將“動物反抗的無數事件”與理論框架相結合,揭示了它們革命性的力量:康德的主觀主義解釋了窒息核反應堆的大量水母,德里達的激進好客精神揭示了突擊隊式地滾過牛柵欄的綿羊。布羅格里奧呼籲所有同志加入革命。——達娜·鄧納姆

思想之旅:思考如何從混沌中產生
作者:奧吉·奧加斯和賽·加達姆
W. W. 諾頓出版社,2022年(30美元)

意識問題常常會轉向無法解決的哲學領域,更不用說用科學方法來探討了。《思想之旅》採取了一種更不尋常的方式。兩位合著者在計算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方面的背景為他們的前提提供了資訊,即行為可以像蛋白質由肽和氨基酸組成一樣,分解為感測器和執行器的模組。本書的亮點是其思想的圖解圖,從光暈古菌“阿奇”開始,逐步發展到果蠅“巴茲船長”,最終到青蛙、猴子和人類。——瑪吉·布倫納

卡伊朱保護協會
作者:約翰·斯卡爾齊
托爾出版社,2022年(26.99美元)

約翰·斯卡爾齊的獨立冒險小說是對邁克爾·克萊頓1990年代科幻驚悚片的有趣回顧。當第一波新冠疫情襲擊紐約市時,一名名叫傑米·格雷的送餐司機加入了一個在格陵蘭島秘密設施的科學家團隊,他們在那裡前往地球的另一個版本,那裡居住著像日本電影中熟悉的卡伊朱這樣的山脈大小的生物。但是,其他目標不那麼科學的人也找到了去那裡的路。在作者註釋中,斯卡爾齊將這本書描述為“流行歌曲”,他是對的——沒有關於動物權利或核擴散的深刻資訊。它以劇本的輕快節奏寫成,像漫威電影一樣詼諧,像侏羅紀公園一樣令人敬畏。——亞當·摩根

艾米·布雷迪大眾科學的特約編輯,也是《冰:從混合飲料到溜冰場——熱門商品的酷歷史》(普特南出版社,2023年)的作者。此前,她曾擔任獵戶座雜誌的執行主任和出版人。

更多作者:艾米·布雷迪
大眾科學雜誌 第326卷 第3期本文最初以“守護我們音樂的星球”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326卷 第3期 (), 第80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22-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