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新的“生命體徵”顯示地球正處於危機之中

地球健康的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儘管也有亮點:太陽能和風能正在興起,森林砍伐的速度已經放緩

Flooded aerial of red desert sand and vehicles on highway

8月22日,熱帶風暴希拉里引發的洪水淹沒了沙漠地區,在加利福尼亞州大教堂城,車輛在被淹沒的街道上行駛的航拍圖。

一份新的行星報告卡證實,人類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進展甚微。

俄勒岡州立大學生態學家比爾·裡普爾說:“坦率地說,人類正在失敗。” “我們不是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是在增加排放。所以我們現在做得不好。”

裡普爾是 10 月 24 日發表在《生物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合著者,該研究概述了地球在氣候方面的 35 個“行星生命體徵”的狀態。分析表明,人類在 20 項測量中達到了新的極端水平,包括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化石燃料補貼、年度碳汙染和冰川變薄。總體而言,該報告考慮了人類活動(如森林砍伐和肉類消費),以及地球對這些活動的反應,包括冰損失和溫度變化等特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裡普爾還表示,除了 35 個正式變數(其中大部分是他和他的同事在 2019 年底開始跟蹤的)之外,該團隊還在密切關注全球營養不良人口的估計。雖然營養不良可能有政治原因,但它通常與乾旱和洪水等破壞作物的氣候因素有關。

在可能的情況下,該分析基於當前的資料,儘管一些沒有最新報告的測量的變數依賴於稍舊的資料。但不可否認的是,情況不容樂觀。“2023 年,許多與氣候相關的記錄都被打破了大幅度,”裡普爾說。例如,7 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而 9 月是異常溫暖的月份,兩者都非常顯著。

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全球與氣候相關的災害(包括洪水、野火、熱浪和山體滑坡)急劇增加。裡普爾和他的同事確定了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發生的 14 起災害,“肯定”或“可能”因氣候變化而加劇。例如,一項單獨的分析發現,今年夏天席捲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的熱浪如果沒有氣候變化,將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總而言之,這些災害造成數千人死亡,影響了數百萬人;一些單獨的事件造成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損失。事實上,美國今年已經創下了“數十億美元災難”的記錄,而且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來源:阿曼達·蒙塔涅斯;資料來源:威廉·J·裡普爾等人在《生物科學》雜誌上發表的《2023 年氣候狀況報告:進入未知領域》。於2023年10月24日線上釋出

裡普爾說:“我們注意到的是,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與氣候相關的災害也在迅速增加。”“我們正在經歷氣候災害的大幅激增。”

更令人擔憂的是,他說,許多這些災害正在襲擊歷史上碳汙染很少的社群。雖然美國受到了極端高溫和野火的襲擊,但南美和東南亞也遭受了酷暑,而利比亞和印度北部則發生了極端洪水。“較貧窮的國家在造成氣候變化方面幾乎沒有責任,但它們最容易受到氣候災害的影響,”裡普爾說。

因此,該報告強調了以公正的態度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性——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可持續發展科學家喬伊塔·古普塔(Joyeeta Gupta)表示,這是這類工作的關鍵方面,她沒有參與這項新的研究。“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關於問題的性質和影響,”古普塔說,她指出,科學家們幾十年來都知道,氣候變化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

“自然科學家通常不包括公正問題,”她補充說。“我認為,我們必須把公正問題更放在我們的敘述中心,因為否則我們就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會不斷地告訴人們存在問題。”

雖然裡普爾和他的同事研究的許多因素都很複雜,而且很難單獨解決,但並非所有因素都是如此。例如,該團隊強調,2022 年的化石燃料政府補貼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是可獲得資料的 13 年中最近的一年。研究人員引用 2022 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導致補貼大幅增加,超過了此前的水平一倍以上。“政府正在補貼化石燃料行業,這似乎有點適得其反,”裡普爾說。“我們無法立即採取很多措施來阻止災難,但我們對這些補貼有很多控制權。”

如果不迅速放棄化石燃料並轉向可再生能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繼續上升,導致海平面繼續上升、冰融化、更多熱浪發生以及海洋變得更加酸化。

幸運的是,裡普爾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人類在開發風能和太陽能方面取得了進展。報告中的另一個積極之處是,全球和亞馬遜(對氣候尤其重要的地區)的森林砍伐已經減少。

裡普爾的 35 個“生命體徵”只是科學家用來理解隨著氣候危機的展開,地球如何變化的幾個框架之一。上個月宣佈的另一個單獨專案表明,人類已經越過了九個行星邊界中的六個,一旦超出這些邊界,就很難支援我們人類已經建立的社會。這些邊界包括生物多樣性和養分流動等新的分析中未包含的變數,以及一些生命體徵,例如森林砍伐和海洋酸化。

裡普爾說,他希望政策制定者和公民認真對待這項分析。“地球上的生命正受到圍攻,”他說。“無論你關注行星邊界還是我們的行星生命體徵,它都在講述一個類似的故事,那就是這需要人類的高度重視和重大變革。”

Meghan Bartels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New York City. She joined 大眾科學 in 2023 and is now a senior news reporter there. Previously, she spent more than four years as a writer and editor at Space.com, as well as nearly a year as a science reporter at Newsweek, where she focused on space and Earth science. Her writing has also appeared in Audubon, Nautilus, Astronomy and Smithsonian,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She attended Georgetown University and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at New York University’s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ogram.

More by Meghan Barte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