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冰的北極,棲息著喜歡沼澤的爬行動物。溫帶森林覆蓋南極洲,依靠熱量在黑暗的月份中生存。赤道沿線的平均溫度約為華氏100度。
高二氧化碳水平使地球保持溫暖,足以在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維持生命。隨著二氧化碳水平下降,地球轉向降溫,冰蓋形成,扼殺了曾經在兩極繁衍生息的生命。
現在,人類對化石燃料的消耗正在將地球推向恐龍在地球上漫遊時期的二氧化碳水平。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這已經是未來200年較為樂觀的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到2300年,地球的轉變將幾乎沒有先例。這是因為根據昨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結果,人類主要透過消耗化石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可能在幾個世紀內達到4.2億年來未見的水平。
研究人員仍在試圖弄清楚這可能對地球生命意味著什麼。
“據我們所知,地球在過去4.2億年中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地球將如何反應,在地質記錄中沒有先例,”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同位素地球化學教授加文·福斯特說。
福斯特說,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經以地質記錄中未見的速度增加。科學家認為,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在300萬年內未曾出現過。而且,由於工業化帶來的二氧化碳激增,地球正在變暖,在過去的150年裡幾乎升高了華氏2度。
更重要的是,地球在過去三年中每年都創下了高溫記錄,並引發了北極的融化,科學家擔心這已經過了臨界點。
自1960年以來二氧化碳增長30%
福斯特和其他研究人員利用地質記錄來確定先前的大氣二氧化碳水平,並預測未來200年內如果二氧化碳水平達到百萬分之2000 (ppm) 的可能變暖情景。他們檢查了植物化石、土壤和海洋碳以及化石貝殼的成分。他們總共檢查了1200個古代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估計值。
研究人員發現,今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預計將超過410 ppm。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宣佈,全球碳排放量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去年,夏威夷莫納羅亞基線大氣觀測站測得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405.1 ppm。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資料,這增加了3 ppm,並且連續五年二氧化碳增加至少2 ppm,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
自1960年以來,二氧化碳增加了30%以上,即100 ppm。在工業化時代之前,或大約150年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280 ppm。自大約1萬年前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保持在280 ppm。
該研究的合著者、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氣候科學教授丹·倫特說,即使二氧化碳水平達到數百萬年前的相同速度,也沒有明確的方法來確定地球將如何反應。倫特說,一方面,由於現在的太陽更亮,它將對變暖做出更大的貢獻。
“由於恆星(如我們的太陽)中的核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得更亮,”他說。“這意味著,儘管數億年前二氧化碳濃度很高,但二氧化碳和陽光的淨變暖效應較小。”
福斯特警告說,該研究基於當前的排放水平和地質記錄,考察了一種可能的情景,但仍包含很多不確定性。他說,創紀錄的二氧化碳水平是基於人類最終將耗盡所有可用化石燃料的假設。此外,地質記錄並不總是能捕捉到幾百年內發生的快速變化,因此不可能完全確定在地質歷史的某個時刻是否出現過地質記錄中沒有記錄的二氧化碳水平突然飆升的情況,福斯特說。
不過,研究人員更確定的是,二氧化碳水平的飆升意味著生命將不得不適應比人類以往經歷過的任何情況都更極端的炎熱,他說。
“就我們所知,這是地球從未經歷過的強迫水平,”他說,並補充說,“這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的巨大性。”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 www.eenews.net 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