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否將溫室氣體排放外包給中國?

儘管中國努力走向綠色環保,但仍然依賴煤炭。批評人士表示,考慮到世界發達國家將所有制造業外包給中國企業,指責中國汙染猖獗是不公平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親愛的地球談話:中國在減少全球變暖氣體排放和/或解決其他環境問題方面取得了任何進展嗎? —比爾·W.,馬薩諸塞州索格斯

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和政府監管的缺失意味著中國現在面臨一些嚴峻的環境挑戰。荷蘭環境評估機構的研究表明,中國在2006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並且一直保持領先地位。(雖然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美國多約百分之八,但由於美國人口規模明顯較小且生活水平較高,美國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位居世界前列。)

除了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外,鑑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和成為下一個國際經濟超級大國的雄心,中國在其他形式的汙染方面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中國目前的空氣汙染水平遠遠超過國際環境標準。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例如,中國一些城市的空氣中顆粒物汙染含量高達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安全的七倍之多——顆粒物汙染可能會滯留在人類肺部並引起廣泛的健康問題。

但批評人士表示,考慮到世界發達國家將所有制造業外包給中國企業,指責中國汙染猖獗是不公平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稱中國為“世界工廠”,並表示:“你們使用的、穿的和吃的很多東西都是中國生產的……“一方面,你們增加了在中國的生產;另一方面,你們又批評中國在減排問題上做得不夠。” 綠色和平組織中國辦公室的楊愛倫也同意這一觀點:“西方所做的只是將其大部分碳足跡出口到中國,並將中國變成世界工廠。”

儘管中國努力走向綠色環保,但仍然依賴煤炭——所有化石燃料中最骯髒的一種——來滿足其約三分之二的能源需求。中國官員強烈反對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設定的具有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認為已工業化的國家應對大氣中已經存在的大部分排放負有責任。

英國《衛報》記者伊莎貝爾·希爾頓認為,工業化國家應該感到有義務至少承擔一部分幫助中國成為更綠色國家的負擔。“這意味著大幅減少我們自身的排放,並在資金和技術上幫助中國轉向可持續的低碳經濟體系。”

正在取得進展:今年早些時候,中美兩國高階官員之間的會晤促成了一個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以解決與清潔能源相關的問題,兩國分別出資1500萬美元用於初步研究工作。

聯絡方式:荷蘭環境評估機構,www.pbl.nl;世界衛生組織,www.who.int;綠色和平組織中國辦公室,www.greenpeace.org/china

地球談話由E/環境雜誌製作。請將您的環境問題傳送至:EarthTalk, P.O. Box 5098, Westport, CT 06881; earthtalk@emagazine.com。閱讀以往專欄:www.emagazine.com/earthtalk/archives.php地球談話現在已成書!詳情和訂購資訊請訪問:www.emagazine.com/earthtalkboo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