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龍曾讓霸王龍疲於奔命

由於食草動物尾部肌肉的佈局,鴨嘴龍可能比暴龍跑得快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可憐的鴨嘴龍。當霸王龍捕獵時,這種鴨嘴恐龍沒有角、盔甲或獠牙進行防禦。而且它太大了,無法透過爬樹或鑽入地下來逃生。更糟糕的是,這種食草動物行動遲緩。幸運的是,鴨嘴龍腿部和尾部肌肉的佈局可能幫助它逃脫了暴龍捕食者的血盆大口。

古生物學家W·斯科特·珀森斯在一項關於恐龍尾股肌肉的研究中指出,霸王龍會在短跑中獲勝,但在長跑中,鴨嘴龍會跑得更快。該研究於2014年11月由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獸腳亞目恐龍的左右尾股肌肉是附著在上腿骨上的大型尾部肌肉。肌肉收縮會向後擺動後肢,推動恐龍向前。霸王龍的化石印痕顯示,其尾股肌肉附著在股骨靠近髖臼的位置。珀森斯說,從現代爬行動物的3D計算機建模推斷,“這意味著肌肉收縮以使腿在一個弧度內擺動的物理距離非常非常短。” 短促的收縮使其能夠邁出快速而長的步伐。

相比之下,鴨嘴龍的尾股肌肉大小相似,但附著在股骨上更靠下的位置,這使得肌肉收縮明顯更長,進而使其步幅更短更慢。優勢:霸王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一場持久戰將產生不同的結果。霸王龍的尾股肌肉靠近股骨也意味著這種食肉動物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來擺動腿,因此它很快就會疲憊。(想象一下,如果門把手位於離鉸鏈三英寸的位置,開啟和關閉門需要多大的力氣。)對於鴨嘴龍來說,優越的槓桿作用和較慢的肌肉收縮意味著它在長距離上不易疲勞。

因此,珀森斯指出,霸王龍抓住鴨嘴龍的唯一機會就是出其不意。但是,與大型敏捷的貓科動物不同,貓科動物可以潛伏在高高的草叢中偷偷靠近獵物,霸王龍的體型很容易暴露自己。憑藉先發優勢和槓桿腿的推動,鴨嘴龍將得以生存並繼續奔跑。

大衛·戈德金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並且是《大眾科學》和以科學為基礎的生物醫學工程出版物的撰稿人。他居住在多倫多並在此工作。

更多作者文章:大衛·戈德金
大眾科學雜誌第312卷第2期本文最初以“鴨嘴龍曾讓霸王龍疲於奔命”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312卷第2期(),第19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1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