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政部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鑽探的計劃中,承認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可能導致阿拉斯加偏遠地區物種滅絕。
土地管理局週四釋出的關於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租賃的最終環境影響報告書淡化了鑽探對氣候的影響。
二氧化碳水平上升被描述為可以追溯到冰河時期的自然週期的一部分,而人類排放被描述為石油鑽探的間接影響。內政部官員表示,在提出個別專案時,將進行更徹底的氣候分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環境影響報告書淡化了排放的影響,但它有時會強調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以此來將鑽探的損害描繪成與氣溫上升造成的廣泛動盪相比微不足道且區域性的損害。
該檔案指出:“氣候變化影響的巨大規模,加上北極地區已經很高的氣候變率的增加,很可能會掩蓋石油開發帶來的較小規模的影響。”
關於鳥類的章節說明了這種情況。
該檔案指出,鵝、天鵝和普通絨鴨可能會受益於更長的夏季和更多無冰的日子。但是,更多的物種將在氣溫上升和新的鑽探的雙重影響下遭受痛苦;一些鳥類可能會滅絕。
“一種物種可能會經歷有利和不利的影響,如下所述,結果不確定;但是,許多在[北極保護區沿海平原]築巢的物種已經經歷了數量下降,許多物種可能會在全球氣候變化在其一個或多個季節性大陸甚至全球棲息地造成的影響中遭受災難性後果。這些影響與許多鳥類範圍內的開發相關影響相結合,可能導致在本次分析的 85 年範圍內滅絕,”環境影響報告書說。
該檔案稱,該地區發現的 157 種鳥類中,有 69 種可能面臨特別的風險。目前,這些物種中只有兩種被列為《瀕危物種法案》下的受威脅物種:斯特勒絨鴨和眼鏡絨鴨。
稍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示,“氣候變化影響的巨大規模”將很難與鑽探的區域性影響區分開來。報告稱,即使不進行鑽探,預計鳥類滅絕的情況也會“急劇增加”。
在內政部另一個部門——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批評了早期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淡化氣候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並錯誤地認為氣候變暖將使物種受益 (氣候新聞,4月25日)之後,增加了關於面臨風險的鳥類的統計資料。
最終檔案在幾個章節的末尾補充了氣候問題,指出氣溫上升“可能會影響潛在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的速度或程度”。
土地管理局利用該檔案辯稱,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租賃對排放沒有直接影響;它們被認為是間接影響,因為租賃本身並未在技術上授權進行鑽探。土地管理局還認為石油本身的排放是間接影響,因為它的燃燒發生在它離開政府和鑽探它的石油公司之後。
該機構估計,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可能會產生 15 億至 100 億桶石油,這將使排放量增加 70 萬至 500 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高階排放量約為阿拉斯加年排放量的 12%。
環境影響報告書估計,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開採的石油中,超過 96% 將取代原本在其他地方開採的石油。但該局也承認,其估計的準確性“有限”,因為它們僅分析了其對美國供需的影響,而忽略了石油的全球市場。
儘管排放量在全球產量中所佔比例很小,但它們可能會加劇已經影響該地區的氣候變暖。自 1949 年以來,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周圍的氣溫已上升了 6.5 華氏度。
北極熊和馴鹿已經成為在氣溫變暖和能源開發導致的棲息地退化之間掙扎的生物的代表。鳥類也可能感受到這種壓力。
據環境影響報告書稱,北坡受擾亂地區的自然恢復預計需要 100 至 200 年(對於溼地)或 600 至 800 年(對於較乾燥的地區),而北極地區覆蓋礫石地區的修復尚未得到證實。
內政部官員表示,專案許可證將包括對水道、重要棲息地和其他敏感區域的環境保護措施。
另外,內政部已採取行動放寬對意外殺死或傷害候鳥的能源公司的處罰 (綠色新聞,7月26日)。該部門還削弱了《瀕危物種法案》的效力,而科學家警告說,野生動物正在經歷大規模滅絕 (氣候新聞,8月1日)。
即使是目前沒有受到氣候變暖威脅的生物,也可以預期未來幾年情況會更糟。據環境影響報告書稱,隨著海冰消失,鬚鯨海豹被逼入退化的棲息地,預計其白令海種群將在 2095 年左右滅絕。該種群目前不被認為是《瀕危物種法案》下的受威脅物種。
內政部表示,計劃在年底前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提供租賃。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E&E 在www.eenews.net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