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邊緣地帶

新的研究表明,在恐懼和回憶之間
存在著一個無人區,長期記憶可能會在那裡消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羅伯託·奧斯蒂
恐懼條件反射可以透過將聲音和對老鼠腳部的輕微電擊配對來實現(上圖)。經過幾次這樣的配對後,老鼠僅僅聽到聲音就會感到恐懼(下圖)

在審判期間,珍妮弗·T 非常肯定:這個人就是強姦犯。犯罪發生時,她仔細研究了他的特徵,後來在照片和現場都指認了他。根據她的證詞,羅納德·C 於 1986 年被判處終身監禁。然而,11 年後,DNA 檢測顯示,另一個人,名叫鮑比·P,才是真正的襲擊者。

今年 6 月,這一逆轉在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幾家主要報紙上成為頭條新聞。大多數人都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珍妮弗·T 的記憶怎麼會如此徹底地欺騙了她?現在,紐約大學在 8 月 17 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提供了一個答案。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研究考察了老鼠所謂的長期記憶。大多數記憶實際上都是短暫的,而且很容易被遺忘。只有透過一個稱為“鞏固”的過程,一些記憶才能從短期儲存過渡到長期儲存。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在神經細胞中發生結構性變化,還需要在這些細胞中合成新的蛋白質。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在鞏固之後,記憶相當穩定,不易受到干擾。事實證明,他們錯了。

這項新的研究表明,至少有一種形式的長期記憶——關於恐懼體驗的記憶——在重新啟用時似乎變得脆弱。約瑟夫·勒杜和他的同事們以類似於巴甫洛夫訓練他著名的狗的方式來訓練老鼠——當動物聽到一個音調時,它們會受到對腳的輕微電擊。科學家們發現,僅僅經過一次訓練,音調本身就足以使老鼠因恐懼而僵住;它們記住了並預料到了不愉快的電擊。

一旦動物被這樣訓練後,研究人員再次播放了音調。然而,在老鼠回憶起電擊的那一刻,科學家們將一種抑制新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注入其杏仁核——大腦中長期以來已知儲存恐懼體驗的區域。當一天後再次響起音調時,大多數接受抗生素治療的老鼠不再對此做出反應;它們似乎失去了對電擊的記憶。

有趣的是,只有當輸注和記憶再啟用同時發生時,才會出現這種恐懼性失憶。如果老鼠在回憶起電擊六小時後接受抑制劑,或者當研究人員根本沒有啟用記憶時,它們對音調的反應仍然不受影響。此外,科學家們可以在初始訓練後一天或 14 天同樣有效地消除記憶;抗生素的力量似乎與記憶的年限無關。

儘管尚不完全清楚這些結果的含義,但研究人員推測,每次回憶起恐懼記憶時,它都會再次進入不穩定狀態,並且需要蛋白質合成來“重新鞏固”它。在沒有新的蛋白質產生的情況下,它可能會永久丟失。

也就是說,可以想象的是,當記憶處於勒杜的研究中所記錄的“邊緣”狀態時,新的印象可能會在它再次穩定之前混合其中,從而產生所謂的虛假記憶綜合症。也許當珍妮弗·T 回憶她的磨難時,對它的記憶變得脆弱。然後,看著羅納德·C 的照片將他融入了那個記憶,讓她相信他就是襲擊她的那個人。

科學家們仍然必須發現,除了恐懼記憶之外的其他記憶在被檢索時是否也會經歷類似的再加工過程。無論結果如何,這些結果可能在臨床上有助於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徹底擺脫他們揮之不去的記憶。

延伸閱讀

約瑟夫·E·勒杜的《情緒、記憶和大腦》。大眾科學,1994 年 6 月。(這篇文章可在《大眾科學》的線上存檔中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