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電訊 | 國際能源署週三釋出的一份報告稱,各國需要將其能源效率增益翻倍,才能實現遵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所需的減排量,並避免全球變暖的最壞影響。
國際能源署的分析顯示,為了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之上 1.5 攝氏度以內,從現在到 2030 年,能源效率的平均增益必須達到每年 4%。該報告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聯合國氣候峰會開幕前一天釋出,指出許多發達國家近年來已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並敦促採取更迅速的行動。
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法提赫·比羅爾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向即將聚集在迪拜舉行的 COP28 氣候大會上的領導人發出了嚴厲警告,他們都需要承諾對能效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並落實到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提高效率的最大差距來自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隨著生活水平趕上富裕國家而消耗更多能源。國際能源署的現狀情景顯示,隨著世界經濟每年增長 3%,全球能源需求每年增長 2.3%。
但該能源組織的淨零情景(即到 2030 年全球所有家庭都能輕鬆獲得電力)要求“經濟增長與能源需求完全脫鉤”。這意味著各國必須在經濟增長 3% 的同時,每年減少 1% 的能源需求。
將能源效率增益速度翻倍是國際能源署為 COP28 世界領導人提出的五個關鍵氣候行動專案之一,這將使各國走上到 2030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
其他目標包括將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兩倍,將化石燃料的甲烷排放量削減 75%,增加發展中國家的清潔能源投資,以及停止批准不捕獲碳排放的新建燃煤發電廠。
報告稱,到 2030 年實現國際能源署的能源效率目標,每年將減少超過 70 億噸的全球排放量,相當於目前每年碳汙染總量的 20%。這大致相當於全球交通運輸部門的排放量。
國際能源署估計,實現能源效率目標還將在全球創造 450 萬個就業崗位,並將發達國家的家庭能源賬單減少三分之一。報告稱,隨著更多建築物改造熱泵,更多家庭購買更清潔的電動汽車,經濟效益將逐漸顯現。
報告稱:“電動汽車或熱泵不僅將能源使用轉向越來越多地來自清潔能源的電力,而且與傳統汽車或燃氣鍋爐相比,使用更少的最終能源即可完成相同的工作。”
國際能源署表示,自 2022 年初以來,部分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石油價格飆升,許多西方經濟體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全球售出的汽車中,近五分之一是電動汽車,熱泵的銷量增長速度超過了許多市場上的燃氣鍋爐。
國際能源署稱,在截至 2022 年的十年中,中國將其能源強度(相同經濟產出所需的能源量)降低了 26%,是各國中增幅最大的國家之一。
但報告稱,由於創紀錄的熱浪助長了空調需求增加導致的“更高的電力使用和碳排放的惡性迴圈”,2023 年的進展放緩至能源效率增益 1.3%。
國際能源署報告稱,在美國和中東部分地區,空調佔家庭峰值電力需求的 70% 以上。中國從多年疫情封鎖中經濟反彈也助長了石油和天然氣消費,導致效率增益步伐緩慢。
此報道也刊登於《能源電訊》。
轉載自E&E News,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