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狗狗一起生活過的人,很可能都見過“內疚的表情”。你回到家,發現植物被打翻了,泥土灑了一地。狗狗異常安靜,眼神躲閃,尾巴緩慢地敲打著地面。
但是,狗狗是否對造成的混亂感到責任,併為不服從你的規則而感到抱歉呢?這很難說。包括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開放獲取研究在內的最新研究表明,答案是否定的。此外,研究結果表明,責罵或懲罰狗狗不一定會減少不良行為。
被要求描述狗狗內疚表情的主人評論說,除了可能僵住、躲避目光和敲打尾巴外,狗狗還可能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小,並擺出一種非威脅性的姿勢。有些狗狗可能會抬起爪子或以低姿態接近主人。另一些則會退縮。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擁有未來。
人們很容易認為,如果狗狗的行為和我們感到內疚時非常相似,那麼狗狗也一定理解它的行為是錯誤的,並感到內疚。然而,動物行為研究人員和專家將這些相同的行為描述為順從、安撫、焦慮或恐懼的反映。社會性物種,如狗和野生灰狼,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使用這些表現來減少衝突、化解緊張關係和加強社會聯絡。
當我們研究人員建立實驗以更好地理解狗狗的概念框架時,我們經常發現,儘管它們的行為可能看起來與人類非常相似,但它們對情況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當你的狗狗擺出內疚的表情時,可能並非是內疚在起作用,而實際上是狗狗可能正在經歷普遍的焦慮或恐懼,或者只是想避免成為你的憤怒或沮喪的物件。
2009年,巴納德學院的亞歷山德拉·霍洛維茨(也是《狗狗眼中的世界:狗狗的所見、所聞和所知》的作者)在《行為過程》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探討了看似內疚的表情之前的事件。透過改變狗狗的行為(吃或不吃違規零食)和主人的行為(責罵或不責罵),她能夠分離出這種表情與什麼相關。她發現,當狗狗做了錯事時,這種表情並沒有更頻繁地出現。相反,當主人責罵時,這種表情才充分顯現出來。霍洛維茨進一步發現,當狗狗受到斥責時,最誇張的內疚表情是由那些沒有吃零食但仍然受到斥責的狗狗表現出來的(因為主人認為狗狗吃了)。這意味著,例如,在多狗家庭中,一隻狗可能很容易在從未犯錯的情況下看起來內疚。
我在與布達佩斯厄特沃什·洛蘭大學家庭犬專案的亞當·米克洛西和瑪爾塔·加奇合作進行的後續實驗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該實驗於2012年發表在《應用動物行為學》雜誌上。狗狗有機會在主人不在房間時違反規則(桌子上的食物是給人類的,而不是給狗狗的)。當主人返回時,吃過東西的狗狗並不比沒有吃東西的狗狗更容易表現出內疚的表情。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責罵的主人,就不會出現內疚的表情。我們還研究了主人是否比其他人更能分辨出他們的狗狗是否不聽話。那些看到他們的狗狗遵守規則的主人,在辨別狗狗是否在他們不在時犯規方面並沒有更出色。
“但是等等!”吃瓜群眾驚呼。“我見過我的狗狗在被責罵之前就表現出內疚的樣子。” 主人們經常將這種行為解釋為狗狗“知道”自己做錯了事。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表明,當狗狗感覺到某些事情會引起主人的不滿時,它們就會表現出看似內疚的行為,並希望避免破壞關係。
今年早些時候,劍橋大學的萊爾卡·奧斯托吉奇和尼古拉·克萊頓以及克羅埃西亞裡耶卡大學的姆拉登卡·特卡爾契奇在《行為過程》雜誌上報告了一項研究,研究狗狗的內疚表情是否可能由環境線索觸發,例如違禁食物的消失。透過使用與霍洛維茨的操作有些相似的操作,奧斯托吉奇及其同事發現,內疚的表情不受狗狗自身行為(吃或不吃食物)或食物是否存在的影響。在他們的實驗情境中,在沒有責罵的主人的情況下,狗狗沒有表現出內疚的表情。
與此同時,這項研究並不排除在家庭環境中,主人很可能在責罵之前觀察到臭名昭著的表情的可能性。在1970年代後期,威斯康星州的一位獸醫發表了一篇論文,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例子,說明恐懼偽裝成內疚。一隻名叫尼基的狗開始在主人不在時撕碎紙張。為了瞭解狗狗看似內疚的行為是否真的源於內疚,獸醫讓主人撕碎紙張,離開家,然後返回家中。當主人回來時,尼基看起來“內疚”,即使它什麼也沒做錯。狗狗對環境和社會線索非常敏感。在這種情況下,狗狗顯然將地板上的紙張視為即將受到責罵的訊號。
靈長類動物學家弗蘭斯·德瓦爾在《天生善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善惡之源》中解釋說:“證據+主人=麻煩”。作為旨在維持關係的社會性物種,狗狗可能會在主人責罵之前表現出順從的姿態,但這並不表示道歉或承認內疚。相反,這些姿態可以旨在安撫或平息。它們當然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在一項研究中,我發現,在接受問卷調查的主人中,近60%的人報告說,“內疚的表情”使他們減少了對狗狗的責罵。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我和其他人總是糾纏於將內疚感錯誤地歸因於狗狗。正如我在The Dodo網站上所說,這是一個關於狗狗福利的問題:“當你對‘內疚’的狗狗拆毀你的房子感到生氣或原諒它時,你忽略了更深層次的問題,而如果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減少或消除這些行為問題。狗狗是感到無聊嗎?害怕嗎?焦慮嗎?你的日常生活中發生了什麼變化讓它感到困惑嗎?可悲的是,責罵狗狗通常不會減少未來不良行為的發生。如果有什麼影響的話,‘內疚的表情’可能會隨著你困惑的夥伴進入破壞和安撫的焦慮迴圈而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加誇張。”
更糟糕的是,事後責罵一隻看起來內疚的狗狗可能會給你一種錯誤的相互理解感,以及你正在有效地懲罰不良行為的錯誤信念。從定義上講,懲罰會減少未來的行為。不幸的是,研究發現,責罵一隻“不聽話”的狗狗,尤其是在它犯錯之後,並不會導致“不良”行為的明顯減少。1960年代後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執行“違規”行為後僅15秒受到斥責的狗狗,不僅在未來繼續執行該行為,而且在執行該行為時還表現出明顯的安撫和恐懼相關的行為。
本質上,事後責罵不起作用,內疚的表情最好被解釋為恐懼或安撫。最好只是清理乾淨,並思考如何在未來避免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