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可能利用磁感作為 GPS

海豚可以感知磁場,這表明它們透過追蹤地球磁場來在水中導航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新的研究表明,海豚現在可以在其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列表中新增磁感。

新的研究發現,當研究人員向這些聰明的鯨類動物展示磁化或未磁化的物體時,海豚會更快地遊向磁鐵。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動物可能會利用它們的磁感來根據地球磁場進行導航。

許多不同的動物被認為具有這種稱為“磁感受”的磁感,包括海龜鴿子、齧齒動物、昆蟲、蝙蝠甚至鹿(與海豚有關),法國雷恩大學的動物行為專家、今天(9 月 29 日)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多蘿西·克雷默斯說道。[10 種最神奇的動物能力]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克雷默斯告訴《生命科學》:“在海洋內部,磁場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導航線索。” “海豚具有磁感似乎是完全合理的。”

一些證據表明,海豚和鯨魚的遷徙路線以及近海擱淺可能與地球磁場有關,但很少有研究調查這些動物是否具有磁感。

克雷默斯和她的同事只發現了一項研究,研究海豚在水池中對磁場的反應;該研究發現海豚對磁場沒有任何反應。但是,該研究中的動物沒有自由移動,並且經過訓練會做出某些反應。

在新的研究中,克雷默斯和她的同事測試了法國野生星球海豚館的六隻瓶鼻海豚的磁感。研究人員向這些動物展示了裝有磁化釹塊或形狀和密度相同的退磁塊的桶。然後,研究人員錄製了這些動物在桶周圍戳來戳去的影片。

克雷默斯和她的同事觀察到,當桶裡裝有磁化的塊時,海豚遊向它的速度比裝有退磁的塊時快得多,這表明海豚具有磁感受,研究人員說道。

研究人員表示,海豚無法僅僅透過回聲定位或將聲波反射到它們上來區分這些塊。這些動物也可以自由地遊入和游出裝有桶的水池,或彼此互動。

研究人員表示,除了更快地靠近磁化塊之外,海豚與桶的互動沒有任何不同。

克雷默斯說,海豚究竟如何感知磁場仍然不清楚。科學家們提出,使用磁感應的動物的體內細胞中可能存在微小的“鐵磁性”顆粒(如磁鐵礦),這些顆粒會與磁場發生反應並向神經系統發出訊號。儘管在海豚的大腦膜中發現了磁鐵礦,但這並不能證明這些動物利用它來感知磁場,研究人員說道。

實驗中的磁塊的磁場強度約為 1.2 特斯拉,比地球磁場(介於 4 到 5 微特斯拉之間)強幾個數量級。克雷默斯說,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測試海豚潛在的磁感是否足夠敏感,能夠檢測到地球的磁場。

版權所有 2014 年生命科學,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