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性格並非由品種決定

一項新的基因研究表明,將品種概括為有愛或具有攻擊性是站不住腳的

Cute mutt with curly tail.

研究中出現的雜種犬之一艾莉的照片。艾莉是一位熱衷於徒步旅行的救援犬。她的血統中只有不到一半與現代品種相符。

許多人對不同犬種的行為怪癖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金毛尋回犬被認為是愛玩和充滿愛意的,而位元犬則可能被視為具有敵意和攻擊性。吉娃娃被貼上愛叫和喜怒無常的標籤,而鬥牛犬則被描述為隨和和善於交際。

從大丹犬到西施犬,這些行為刻板印象根深蒂固於許多人看待品種的方式。馬薩諸塞大學陳醫學院的犬類遺傳學家凱瑟琳·莫里爾說,在開始研究犬類行為之前,“我真的堅持認為品種不同是真理。“關於品種的每一本書都告訴你,選擇品種是您養狗時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

但在週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莫里爾和她的同事表明,狗的品種不能很好地預測行為。他們提出,犬類型別中的大多數行為趨勢早於現代育種,現代育種主要改變了外貌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確定品種對行為的影響,莫里爾和她的合著者在達爾文方舟上調查了 18,385 只狗的主人,達爾文方舟是一項社群科學倡議,人們可以在其中報告寵物的行為。對於這個專案,研究人員向主人詢問了 100 多個問題,涉及從狗的體型和顏色到其社交能力和生活方式的所有方面。

儘管純種犬經常在犬展中獲得最佳展示,並在基因研究中佔據主導地位,但這項研究的資料集反映了世界上大多數家犬都是雜種犬的事實。一半接受調查的主人養的是混種犬,這代表了不同品種和潛在行為的複雜組合。

為了將這些犬類混合體與其純種同類進行基因關聯,研究人員還從調查中的 2,155 只狗身上採集了唾液和血液樣本。然後,他們對不同狗的 DNA 進行了測序。“基因學使我們能夠理清謎題——特別是對於具有多種背景的混種犬——DNA 在性狀不同的狗之間差異最大的地方,”莫里爾說。

在透過一系列統計分析執行調查資料和測序 DNA 後,莫里爾和她的合著者確定了 11 個與狗的行為密切相關的基因區域,例如嚎叫頻率和與人類的社交能力。但這些行為區域都不是該研究中檢查的 78 個品種中的任何一個所特有的。即使是似乎是品種特有的行為特徵,例如易訓性——狗對命令的反應程度——也被發現在同一品種內的個體動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品種僅解釋了不同狗之間 9% 的行為差異。易訓性和其他一些似乎與品種有一定聯絡的特徵,很可能是祖先育種的殘餘,這些育種主要側重於服務狩獵或放牧等功能,並且發生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

研究人員未能確定在特定品種的所有狗中發現的單一行為。例如,研究人員發現,儘管大多數拉布拉多尋回犬很少嚎叫,但 8% 的主人報告他們的拉布拉多犬有嚎叫的傾向。類似地,90% 的靈緹犬不會埋藏它們的玩具。但多位主人表示他們的靈緹犬經常埋藏玩具。

狗的性別和年齡被證明是某些特徵的更好指標,例如浴室習慣或玩具互動程度,但並非大多數特徵都是如此。“人們堅信狗的品種在行為上是不同的,但我認為我們必須接受,有時這些差異並不那麼極端,”莫里爾說。

考慮到大多數現代品種在進化舞臺上都相對較新,不同品種之間的行為重疊量是有道理的。儘管人類至少在 2000 年前就開始培育狗,但我們熟悉的大多數品種都出現在維多利亞時代,當時培育狗以創造某些審美並堅持純系血統成為時尚。但考慮到狗是從大約 10,000 年前的史前狼進化而來的,現代品種只是曇花一現。

雖然品種與狗的行為的關係似乎很小,但它對不同狗在文化上應如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影響。美國的一些司法管轄區制定了特定品種的立法,規範或禁止被認為具有攻擊性或危險性的品種,例如位元犬。擁有一隻聲譽不佳的狗也可能導致更高的保險費率。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犬類科學合作實驗室的研究員麗莎·岡特表示,這些行為刻板印象也對動物收容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她自己的研究中,岡特發現,被標記為位元犬型別的狗在收容所的停留時間是標記為其他品種的相似外觀狗的三倍以上。對這些品種的負面看法也使它們更有可能成為安樂死的候選者。“僅僅因為您被認為的品種而無法活著離開收容所或必須在那裡待更長時間——這是一個艱難的命運,”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岡特說。

瞭解狗並非被程式設計為以某種方式行事可能有助於改善這些處境艱難的品種的公關。“這肯定為理解您面前的個體及其行為方式提供了理由,”岡特說,“而不是您對該品種可能如何表現的先入之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