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語言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嗎?

對於說性別化語言的人來說,建立一個更性別中立的社會會更難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去年十一月,我做了一期節目,講述了因紐特語中關於“雪”的詞彙量驚人的神話。我談到了這個神話是如何成為一個被廣泛駁斥的觀點“薩丕爾-沃夫假說”的例證,這個假說以語言學家愛德華·薩丕爾和本傑明·沃夫的名字命名。這個假說聲稱,你說的語言決定了你的思維方式,或者至少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這個假說有時也被稱為語言相對論。這是我在那一集中總結的反對語言相對論觀點的論據之一

[多]種語言只有一個詞來涵蓋藍色和綠色。研究人員有時將這些語言稱為“grue”語言,“grue”是“綠色”和“藍色”的混合詞,但說這些“grue”語言的人仍然可以區分藍色和綠色。他們認識到它們是不同的顏色,即使它們被一個詞涵蓋,就像我們認識到淺藍色和深藍色是不同的顏色,即使我們有時會把它們都稱為“藍色”一樣。有一些細微的差別——說能區分綠色和藍色的語言的人,比不說這種語言的人更容易從一組色板中準確地挑選出他們之前見過的藍綠色,因為記住有明確名稱的東西更容易——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更擅長識別或理解藍色和綠色之間的差異 (1)。

然而,我最近在《史密森尼》雜誌上讀到一篇文章,似乎挑戰了這種觀點。這篇文章是關於德國的一項法院裁決,該裁決稱政府機構假定每個人都是男性或女性是違憲的。人們現在填寫的任何政府表格都必須有第三種性別,以允許那些認為自己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人,或者根本沒有性別問題。文章的作者瑪德維·拉瑪尼認為,這項裁決對德國人來說尤其麻煩,因為德語是一種性別化很強的語言 (2)。例如,你不能只說你是一名教師。你要麼是男教師 (der Lehrer),要麼是女教師 (die Lehrerin),作者認為這導致德國人特別傾向於將性別視為二元結構的想法。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那麼到底是哪種情況呢?你說的語言會影響你的想法嗎,還是不會?簡短的回答是:是的,它可以,但它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那種令人震驚的影響。

我們所說的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令人震驚的影響是什麼樣的?在我看來,最好的例子是 2016 年的科幻電影《降臨》。我不會為那些還沒看過的人劇透,但我可以這麼說:主角,一位名叫路易絲·班克斯的語言學家,學習了一些外星訪客來到地球的語言,這樣做極大地改變了她的思維方式……以至於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情節。事實上,它是電影結尾附近重大揭秘的基礎。

語言相對論和顏色名稱

現在,我們來談談語言的某些方面,人們在這些方面進行了研究,以檢驗語言相對論的觀點。這些例子大多來自《語言檔案》,這是俄亥俄州立大學語言學系出版的一本教科書,以及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語言學家萊拉·博羅迪茨基 (3) 的精彩 TED 演講,她是語言相對論的 leading 專家。

首先,讓我們再多談談顏色名稱。布倫特·柏林和保羅·凱在 1969 年進行的一項著名研究中,在顏色名稱方面沒有找到語言相對論的證據。相反,他們發現,在語言對哪些顏色有名稱以及獲得新顏色術語的順序方面,語言往往遵循相似的模式 (4)。

另一方面,支援語言相對論的是我之前提到的關於顏色術語的事實:說能區分綠色和藍色的語言的人,比不說這種語言的人更容易將綠色和藍色色板分類堆放。祖尼語也有類似的結果,祖尼語對黃色和橙色都使用同一個詞 (5)。

»繼續在 QuickAndDirtyTips.com 上閱讀“你的語言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