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熱”真的存在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當冬季的寒冷黑暗讓位於春季的陽光溫暖時,許多人發現自己陷入了春季熱的困擾:躁動不安、精力充沛、充滿浪漫氣息。紐約長老會醫院的生物節律專家邁克爾·特曼表示,其他症狀包括心率加快、食慾不振和情緒波動。顯然,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即使它不是,正如特曼指出的那樣,“一個明確的診斷類別”。

研究人員可能缺乏對其生物學基礎的解釋,但他們確實有一些線索。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馬修·凱勒提供了一些證據,表明季節變化會影響人類的情緒和行為。在美國和加拿大的500人進行的一項研究中,他發現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春日裡花在戶外的時間越多,他們的情緒就越好。這種好心情在炎熱的夏季會減少,並且存在一個最佳溫度:華氏72度,也就是室溫。

當然,春天不僅僅是讓我們心情輕鬆;正如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勳爵的名言,“春天來了,年輕人的心思輕快地轉向了愛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有關當今世界激動人心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樹液為何上升

哺乳動物透過測量晝夜長短來追蹤季節變化——春季晝長夜短——這透過大腦中的生物鐘來實現,晝長控制著繁殖。這個生物鐘被稱為視交叉上核 (SCN),它透過視網膜的通路監測光線,並將晝長資訊傳遞到大腦底部的松果體。松果體響應這些訊號,調節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被稱為睡眠激素,因為它只在昏暗的光線或黑暗中釋放。隨著春季夜晚變短,大腦釋放的褪黑激素減少。一些研究人員懷疑,這種減少有助於春季性活動和整體能量的增加。

對人類的研究也顯示了受孕率的季節性週期。例如,密歇根大學安阿伯分校人口研究中心的戴維·拉姆報告說,北歐的出生率通常在3月份上升到平均水平以上10%——這意味著嬰兒是在6月份受孕的。文化和社會因素當然會影響人類的受孕時間,但激素分析進一步支援了生物學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觀點。一項研究表明,男性睪酮水平和女性黃體生成素(觸發排卵)水平在6月份達到平均水平以上20%的峰值。

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托馬斯·韋爾說,人類可能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透過減少褪黑激素來應對晝長的增加,而褪黑激素的減少反過來會影響生殖激素水平、性行為和能量,這是合理的。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包括特曼。“褪黑激素,”他懷疑,“更像是時鐘的指標;它不是 essential variable(關鍵變數)。”

特曼更關注理解一種可能被認為是春季熱的反面的疾病:冬季抑鬱症,或季節性情感障礙 (SAD)。他說,沒有人知道 SAD 的確切原因,但它在春季明顯好轉。他認為,情緒上升的關鍵在於早晨陽光的提前出現。他已經證明,在美國時區的西部邊緣,冬季抑鬱症的發病率更高,那裡的日出時間更晚。

情緒、行為和春季晝長之間的相關性是真實存在的。然而,我們重新煥發活力的確切原因仍然是個謎。

更多線上內容...

www.SciAm.com/factorfiction上查詢更多關於流行神話的調查。如需建議主題,請寫信至factorfiction@SciAm.com

© .